“数字故宫”:传统文化的数字新生
“数字故宫”:传统文化的数字新生
2025年1月6日,由BOE(京东方)联合故宫博物院及腾讯主办的“‘纹’以载道——故宫沉浸式数字体验展”在苏州湾数字艺术馆盛大启幕。这场以“纹样”为主题的数字艺术展,通过裸眼3D、VR还原、虚拟影像等前沿技术,将600余件故宫珍贵文物的纹样元素巧妙串联,为观众打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视觉盛宴。
这场展览是故宫博物院数字化转型的最新成果,也是“数字故宫”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5年启动以来,“数字故宫”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涵盖多个平台的综合性数字文化项目,包括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故宫名画记、数字多宝阁、全景故宫等多个模块,为公众提供了全方位的数字文化体验。
创新技术赋能文化传承
“数字故宫”项目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技术创新。通过高精度三维扫描、摄影测量等技术,故宫博物院已经完成了1743个高清全景点位的采集,覆盖78处宫殿建筑,实现了对文物的全方位数字化记录。这些数据不仅为修复工作提供了精确依据,还能长期保存文物信息,防止因时间推移或意外损坏导致的信息丢失。
在用户体验方面,“数字故宫”更是走在了行业前列。例如,“故宫名画记”系统已经发布1152件珍贵院藏绘画作品,最高可达六十九亿像素的超高清影像,用户可以实现无极缩放浏览,欣赏到作品的每一个细节。而“数字多宝阁”则收录了12类文物的超高清三维模型,经过精细的材质拟真处理,用户可以在网站上与“文物”进行交互,任意放大、缩小、旋转,360度无死角欣赏文物,感受它们的文化和艺术魅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团队还开发了VR御花园体验,基于故宫博物院积累的优质文化遗产三维数据资源,运用UnrealEngine三维图形引擎高拟真度搭建了御花园区域高精度数字三维模型场景。用户可以通过HTC VIVE虚拟现实设备,体验万春亭古建修缮、钦安殿祭祀、鹿囿喂鹿、澄瑞亭喂鱼等互动场景,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故宫之中。
文化传承与教育价值
“数字故宫”项目不仅是一个数字博物馆,更是一个文化传承和教育平台。项目团队开发了文物对比鉴赏互动平台,由4块超高清联动屏幕组成,用户可以在数据库中任意选择藏品或局部,投射到屏幕上,进行细节的对比分析、研究、鉴赏。程序内设《万紫千红》《清初四僧宝绘》《宋元明清宝绘》《清初四王名绘》《石渠宝笈精华》五组绘画作品,其中包含作品构图、笔墨技法、设色赋彩等知识点共103个。通过高清对比展示,用户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藏品的艺术价值。
此外,“数字故宫”还推出了丰富的在线教育资源,如故宫博物院青少网站,通过生动可爱的卡通形象、手绘的故宫地图、互动游戏等形式,为青少年提供寓教于乐的学习体验。这些资源不仅满足了公众对文化知识的需求,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的途径。
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故宫”项目也在持续升级。故宫博物院计划进一步扩大数字化覆盖范围,提高数据精度,并探索更多元化的展示方式。同时,项目团队还将加强与学校、社区等机构的合作,推动数字文化资源的普及和应用。
“数字故宫”项目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典范。它不仅让文物“活”了起来,也让故宫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更广泛、更深入地传播。随着项目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数字文化平台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更多人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