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用“六红”工作法助退役军融入社会
沈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用“六红”工作法助退役军融入社会
沈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创新推出的“六红”工作法,通过红色理论宣讲、红色文化传播等六大举措,全方位推动退役军人的社会融入。这一创新工作方法不仅帮助退役军人提升职业技能和社会参与度,还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六红”工作法的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退役军人社会融入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据统计,中国现有退役军人数量约为3500万人,如何帮助他们顺利融入社会,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沈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创新推出了“六红”工作法,旨在通过系统性、针对性的举措,助力退役军人实现社会角色的平稳过渡。
“六红”工作法的具体内容
“六红”工作法主要包括六大方面:红色理论宣讲、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红色志愿服务、红色文化活动和红色品牌打造。这些举措相互配合,共同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
红色理论宣讲: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基层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帮助退役军人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养。
红色文化传播:通过举办红色文化展览、放映红色电影等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红色教育基地建设:依托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一批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基地,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实践的平台。
红色志愿服务:鼓励退役军人参与志愿服务,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为社会贡献力量。
红色文化活动: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丰富退役军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红色品牌打造:通过品牌建设,提升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营造全社会尊崇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
“六红”工作法的实际效果
“六红”工作法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文化熏陶,退役军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升,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显著增强。另一方面,各类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为退役军人提供了展示自我、服务社会的平台,帮助他们实现了从“战场”到“职场”的顺利转型。
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新方向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退役军人等群体投身家政行业创新创业。这一政策的出台,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开辟了新的方向。
家政行业具有门槛低、需求大、前景好的特点,非常适合退役军人转型。一方面,退役军人具备良好的纪律性和执行力,能够快速适应家政服务的要求;另一方面,家政行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为退役军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结语
沈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推出的“六红”工作法,是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的一次重要创新。它不仅帮助退役军人实现了社会融入,更激发了他们的潜能,为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更多创新举措的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退役军人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