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心肌梗塞怎么办?记住6点,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突发心肌梗塞怎么办?记住6点,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25A04I2Y00
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了解心肌梗塞的相关知识,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和预防措施,对于保护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心肌梗塞,又称心肌梗死,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性坏死的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血液的主要血管,一旦其血流受阻,心肌细胞便会因缺氧而坏死。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多为突发性、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并伴有心电图动态衍变及血清酶增高,严重时可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合并症,危及生命。
心肌梗塞的分类
心肌梗塞根据其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可分为多种类型:
- 急性心肌梗死:约2/3病人在发病前数天有先兆症状,最常见为心绞痛,其次是上腹疼痛、胸闷憋气等。
- 无痛性心肌梗死:常见症状有上腹部堵闷、不适、恶心、呕吐、胸闷、憋气、低血压状态、休克等。
-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T的动态衍变持续时间较长,胸痛持续至少半小时以上,血清酶学的改变符合心梗的变化规律和(或)血清肌钙蛋白T或I升高≥正常值的2倍以上。
- 右室心肌梗死:急性右室梗死可因病变轻重、单独或合并其他部位心梗等因素而使临床表现不一。
- 心房心肌梗死:具有典型临床及心电图的心肌梗死表现。
- 心肌梗死后心包炎:一种是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包炎,另一种是Dressler综合征。
- 青年心肌梗死:约90%以上患者在31-40岁首次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绝大多数患者病前无心绞痛病史,发病时表现为典型的缺血性胸痛。
- 妊娠性心肌梗死:妊娠期出现的胸痛,多数以心前区疼痛或心绞痛为临床表现,活动耐受性降低,呼吸困难。
心肌梗塞的症状
心肌梗塞的症状多种多样,但绝大多数患者会经历胸痛和胸闷憋气。以下是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状:
- 胸痛:胸痛是心肌梗塞最常见的症状,多发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重,持续时间更长,可达数小时甚至更长。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无法缓解,患者常表现出烦躁不安、出汗、恐惧,甚至伴有濒死感。少数患者无胸痛症状,一开始就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衰。
- 全身症状:心肌梗塞患者常伴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全身症状。发热多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出现,体温多在38℃左右,持续约一周。
- 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等胃肠道症状,重症者还可能出现呃逆。
-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天,24小时内最为常见,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多见,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室颤是心梗早期的主要死亡原因。
- 低血压和休克: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数日内发生,主要为心源性休克。
- 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发生。心脏体征表现为心界扩大、心率快、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奔马律,多在2-3天有心包摩擦音。
心肌梗塞的诱因
心肌梗塞的诱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过度疲劳:长时间的工作或体力劳动,导致身体过度疲劳,增加心肌梗塞的风险。
- 情绪激动:过度的情绪波动,如愤怒、悲伤、焦虑等,可引发心肌梗塞。
- 暴饮暴食:大量进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肌梗塞。
- 吸烟饮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心肌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
-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也会增加心肌梗塞的风险。
突发心肌梗塞怎么办?
一、立即呼叫急救
- 拨打急救电话: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
- 清晰、准确地告知调度员患者的症状和所在位置。
-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保持电话畅通,以便随时沟通。
- 保持冷静:尽量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 安慰患者,减轻其紧张情绪。
二、让患者休息
- 停止活动:协助患者立即停止一切活动。
- 找一个舒适、安静的地方平卧或半卧位休息。
- 减少体力消耗:尽量减少患者的体力消耗,缓解心肌的负担。
- 避免患者说话过多或用力呼吸。
三、给予急救药物
- 舌下含服药物:如果患者有随身携带的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或按照药品说明书给予舌下含服。
- 注意:速效救心丸主要用于缓解心绞痛,不能预防心梗。
- 避免自行用药:不要随意给患者服用其他药物,以免加重病情或产生不良反应。
四、进行心肺复苏(必要时)
- 判断心跳骤停:如果患者出现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 心跳骤停的判断依据包括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等。
- 实施心肺复苏:
- 胸外按压:位置在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段;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为5-6厘米。
- 人工呼吸:确保气道通畅,每次吹气持续1秒以上,观察患者胸廓有起伏。
- 注意:心肺复苏需要专业的技能和训练,建议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五、保持呼吸通畅
- 解开束缚物:解开患者领口、腰带等束缚物,保持呼吸通畅。
- 防止呕吐物误吸:如果患者有呕吐,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
六、及时就医
- 送往医院:急救人员到达后,应积极配合他们的救治工作。
- 将患者迅速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 专业治疗:在医院,患者将接受全面的检查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手术等。
- 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心肌梗塞的预防
预防心肌梗塞,关键在于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应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食用过多的盐、糖和饱和脂肪酸。多摄入蔬菜和水果,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有助于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 规律运动: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血管功能,降低心脏病风险。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骑自行车等,能够有效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 控制血压和血糖:高血压和高血糖是心脏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应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心脏病风险,应尽早戒烟限酒。
- 定期体检: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心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 保持心理健康:长期的压力和焦虑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心血管疾病等。应学会有效地应对压力,通过运动、放松技巧和社交活动来缓解压力。
心肌梗塞的治疗
心肌梗塞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 静脉注射血栓溶解剂:通过静脉注射血栓溶解剂,可以迅速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恢复心肌血供。
- 紧急进行冠状动脉扩张术:通过介入手术,使用球囊或支架扩张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心肌血供。
- 抗凝、抗血小板药物保守治疗: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减轻心肌损伤。
-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等,以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
- 生活方式调整:出院后,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以降低再次发作的风险。
心肌梗塞患者的保健之道
心肌梗塞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保健之道:
- 饮食: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低钠、高纤维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 排泄:预防便秘,避免过度用力。
- 洗澡:温水淋浴,避免用热水泡澡或泡温泉。
- 运动:适度、规律运动,避免刺激性运动。
- 保暖:寒冷时注意保暖,避免逆风行走。
- 补充水分:暑热时避免外出旅行,避免太阳下运动,及时补充水分。
- 按时服药:按时依医嘱服药,随身携带口服急救药物。
-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 规律性生活:保持规律性生活,避免过度劳累。
- 保持心情愉快:保持心情愉快,维持理想体重。
- 长期门诊追踪:长期门诊追踪,胸痛无法解除时立即就医。
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但只要我们了解其症状、预防方法和应对措施,就能够有效降低其风险,并有效应对这一紧急情况。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和及时就医,可以大大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热门推荐
老年人饮食的四大原则:均衡、适量、多样化和易消化
关于老年人的营养与健康 那些你应该知道的事儿
胖猫事件:一场网络暴力背后的性别歧视
如何有效去除车里汽油味
车内有汽油味怎么办?如何消除车内汽油味?
分手后如何重建自我价值
数据“跃动”,“新”力量重塑商业格局
氢氧化钙:性质、用途与安全指南
蒸饺面怎么和皮软又劲道
童年影像中流动的真挚情感:《少年闰土》解读
肚子左边一阵一阵疼是什么情况
“哪吒” 名字的由来和含义
犀牛角:珍稀生物遗产的多重价值与保护
诺如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及引起的
南昌自驾七天贵州游:自由行攻略与六日游路线指南
自查简历只需要这六步
为什么DNS检测工具是你网站优化的必备利器?
结婚手续长什么样:中国婚姻登记的法律规定与实务指南
上海最新生育数据公布:平均初育年龄31.66岁!
“敌草快”中毒案例频发,网购农药监管漏洞何时能堵上?
普洱旅游住宿攻略:哪里住宿最便捷舒适,满足不同需求
北京对外开放的大学食堂:美食与知识的交融
牙隐裂的早期症状及应对策略,帮你及时识别并采取相应措施!
牙隐裂的症状有哪些?牙隐裂悄悄来袭牙齿敏感|咬合疼痛|牙龈肿胀你都中招了吗?
Dropout:防止神经网络过拟合的简单方法
甲状腺囊肿多发
孕妇桂圆能吃吗
风险补偿的实施方法是什么?这种实施方法的效果如何评估?
转移风险的方法包括哪些
小白也能懂的 UI 布局技巧,轻松打造专业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