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养院:用爱守护生命的最后时光
宁养院:用爱守护生命的最后时光
“医生,我妈妈的疼痛能缓解吗?”面对患者家属焦虑的询问,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宁养院的医生李海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在宁养院,像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作为甘肃省首家宁养服务慈善机构,这里承载着无数晚期癌症患者的希望。
“五全照顾”理念下的全方位服务
宁养院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贫困晚期癌症患者。在这里,患者不仅能获得免费的止痛治疗,还能得到心理辅导和护理指导。这种全方位的服务模式被称为“五全照顾”,即全人、全家、全程、全队、全社区的综合照护。
“全人照顾”关注患者的身心灵需求,不仅治疗身体的疼痛,还提供心灵的慰藉。“全家照顾”则考虑到癌症对整个家庭的影响,为家属提供压力纾缓和哀伤辅导。“全程照顾”从患者进入宁养院的第一天开始,一直延续到生命的终点。“全队照顾”强调多学科团队协作,包括医生、护士、社工等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全社区照顾”则是通过社区资源的支持,让患者在熟悉的环境中度过最后的时光。
沉甸甸的数据背后是生命的温度
截至2023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宁养院已服务患者9190多人,上门出诊50000多人次,门诊接诊100000余人次,行程超过50万公里。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故事。
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安宁疗护病房,自2019年底运营以来,共接收300多名患者,其中90%以上是实体瘤晚期。在这里,患者不仅能得到专业的疼痛管理,还能享受到心理关怀和精神慰藉。病房护士长李亚灵表示:“癌症晚期患者症状复杂,除了癌痛,有人还伴随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肠梗阻、水肿等症状。只有具备非常专业的护理知识才能增强患者舒适度。”
医护人员:用专业和爱心守护生命
在宁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很大,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患者的关爱。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宁养院的郭海州副主任表示:“宁养服务不仅仅是一项医疗服务,更是对生命尊重和关爱的体现。它让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和尊严,也让家属在悲痛中找到了力量和支持。”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路桂军说:“缓解症状是安宁疗护的基础,如果无法从技术层面缓解身体疼痛,那就不叫安宁疗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医护人员需要掌握多种疼痛管理技术,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鞘内镇痛泵植入等。
除了减轻身体疼痛,医护人员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医生护士会通过各种方式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善意。比如,他们会根据患者的兴趣安排活动,帮助患者完成心愿,甚至在患者离世前举办小型的告别仪式。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的展望
尽管宁养院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据统计,中国每年约有400多万人需要安宁疗护,但实际得到服务的不到7%。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这一供需矛盾可能进一步加剧。
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学中心主任宁晓红指出:“安宁疗护发展最大的认知障碍是,很多人觉得‘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去ICU抢救’。我们需要让更多人认识到,生命自有其规律,医疗并非万能。让濒死者感到舒适、有尊严,也是良医的职责。”
面对挑战,宁养院的医护人员没有退缩。他们通过社区宣讲、科室宣传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安宁疗护的认识,同时积极争取社会资源的支持。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宁养院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底,已有429名志愿者参与到宁养服务中来,现在职志愿者65人,累计服务时间达18000小时。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每个人都值得被温柔以待。宁养院的医护人员用他们的专业和爱心,为晚期癌症患者筑起了一个温暖的港湾。正如一位患者在感谢信中写道:“来到宁养院,感到国家对人们健康的关注,医院对病人的负责。同时,我们应当对康养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社会知名人士李嘉诚致敬!对社会团体的赞助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