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城池史特别版——徐州古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城池史特别版——徐州古镇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3404832618766047

徐州,这座位于中国五省交界处的古城,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了抵御战乱和自然灾害,这里不仅建有府城和州城,更在乡镇村落间修筑了众多城墙。从汉武帝时期的坞堡到清朝咸丰年间的圩城,这些城墙见证了徐州人民的智慧与勇气。本文将带您走进徐州的古镇世界,探寻那些历经沧桑的城墙背后的故事。

徐州古镇的特点及历史背景

徐州位于中国五省交界处,被称为五省通衢之地,历史上一直饱受战乱和灾害的困扰。为了自卫和防御,徐州不仅修建了府城和州城,还在境内的乡镇和村庄修筑了许多城墙,以抵御贼寇和水患的侵袭。这种民间修建城墙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当时的边民为了抵御游牧民族的攻击,自发修筑了坞堡,以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而在清朝咸丰年间,为了应对南北战乱,朝廷下令修建了许多圩城和砦城,以加强对淮海地区的控制。



八义集是一个位于徐州府城和窑湾古镇之间的集市,据说是因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种美德而得名。在八义集的北部穿过陇海铁路,并设有八义集站。八义集的城墙高宽,护城河宽深,只有南北两座门可以进出,外面还有吊桥。碾庄圩位于徐州境内,古时这里有许多碾打油的地方,因此得名碾庄。为了应对水患,碾庄修建了土圩城和圩河,并且在圩内的百姓为了避免水患大多垫高房基。窑湾古镇建于唐初,是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码头之一。城墙和城河自古以来就存在,咸丰年间进行了修缮和疏浚。城墙以砖为基础,上面筑起了夯土圩城,高约2-4米,有垛口和炮台7座。城墙上宽达三米,方便车马通行。该镇设有多座水陆城门和哨塔,在淮海战役中发挥了重要防御作用。

关于新安、泇口、窑湾古镇的更多描述

新安镇曾经是汉代建陵县治所,后来改为新安巡检司。在明朝时,它的名字叫做遛马庄,后来演变为刘马庄。为了解决此处的争议,县政府决定更名为新安镇。清代时,在新安镇设立了淮扬镇标宿迁营游击衙门。1949年,设立新安县,县政府驻地设在新安镇。后来由于与河南省新安县同名,经过政务院批准,改名为新沂县。泇口因位于泇河的河口而得名,古时是邳北重要的航运码头之一。在南宋绍兴十年,韩世忠在泇口击败金军。明代中后期,泇口发展成为运河线上的重要码头,以及新安巡检司的所在地。抗日战争期间,我陇海支队在泇口活跃,抗击倭寇。


窑湾古镇在唐初就已经建立,最初名为隅头镇,是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码头之一。宋至明的发展使得窑湾成为一个繁荣的商业中心。该镇的城墙和城河自古以来就存在,但在咸丰年间进行了修缮和疏浚。城墙采用砖块建造,上面筑起了夯土圩城。城墙高度约为2-4米,有7个垛口和炮台。圩墙宽度为三米,便于战车通过。镇内设有多座水陆城门和哨塔,甚至许多房屋的墙壁上都设有射击孔,显示出窑湾作为一个商业重镇吸引了许多富商大户。


总结和思考

徐州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这些古镇都有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特点。修建城墙是抵御外敌入侵和水患的一种重要手段,而窑湾古镇作为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码头,吸引了许多商业活动和人流。这些古镇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也是人们对抗战争和灾难的努力的见证。如今,这些古镇成为了历史文化遗址和旅游景点,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值得注意的是,徐州古镇的城墙和城河在修建和修缮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防御作用。这些城墙和城河的设施精良,体现了古代人民在面对战乱和水患时的智慧和勇气。同时,这也是对那些为了保护家园而建造城墙和城河的人们的纪念和致敬。通过了解和保护这些古镇的历史和文化,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珍惜我们的历史遗产,传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传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