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健康过年 | 耳朵嗡嗡响?4个好习惯助您远离耳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健康过年 | 耳朵嗡嗡响?4个好习惯助您远离耳鸣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3417369_359980

耳鸣是常见的健康问题,不仅影响老年人,中青年人也容易受到困扰。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耳鸣的定义、分类、发病率、诱因、危害、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冬季常常有人出现这种情况:在没有外部噪音的干扰下,双耳很难听见外部的声音,甚至耳内听见嗡嗡的电流或蜂鸣声。这种情况大概率是耳鸣了。

耳鸣只会找上老年人?其实不然,中青年人才是耳鸣的主力军!经常佩戴耳机、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山大等都是诱因。

什么是耳鸣?

主观性耳鸣是指在周围环境中无相应声源和电(磁)刺激源情况下,患者自觉耳内或颅内有蝉鸣声、嗡嗡声等单调或混杂的响声。客观性耳鸣是指不但患者自己能听到耳周或颅内有响声而且其他人也能听到,客观性耳鸣常可在耳周或颅内有发声源。临床上,主观性耳鸣占多数,客观性耳鸣较少。

随着生活、工作及精神压力的增大,耳鸣的发病率也呈逐年攀升的趋势,从3%~4%上升到了10%~20%,在耳鸣患者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1/3左右,其余2/3都是中青年。

如果耳鸣持续出现,影响到听力或正常生活,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哪些因素会诱发耳鸣?

疾病:外耳耵聍栓塞、肿物或异物、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等。另外,外伤、心血管、风湿、内分泌、免疫相关疾病等均可导致耳鸣的发生。

生活方式:作息不规律、工作压力大、学习紧张、情绪调节能力较差也是耳鸣诱因。

负面情绪:被负面情绪困扰,尤其是常感焦虑、抑郁的人,更容易出现耳鸣。

噪音:经常接触噪音或是长时间佩戴耳机,都容易引起耳鸣。长时间暴露在高音量下,尤其是通过耳机听音乐、玩游戏或看电影,不仅会引起耳鸣和耳痛,还可能会使内耳毛细胞功能受损,从而导致耳鸣和听力下降。这种损害通常是逐渐发生的,可能最初不易察觉。

更年期:更年期的女性也容易出现耳鸣,部分人常会出现高频耳鸣。

“鸣久必聋”是真的吗?

耳鸣与听力下降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先要排查病因。科学研究表明,耳鸣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耳聋。

耳鸣通常是其他健康问题的症状,而不是直接导致听力丧失的原因。例如,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耳部疾病、血管问题甚至心理原因等都可能是耳鸣的诱因,而这些问题并不都会引起听力下降乃至耳聋。

耳鸣到底有哪些危害?

耳鸣的原发疾病(特别是颅脑占位、脑血管意外等情况,以及听力损失、前庭系统疾病等)带来的身体危害以外,耳鸣本身的危害在于患者对耳鸣过度关注,对睡眠、情绪、心理等产生的生活及工作上的负面影响。

戴耳机可以缓解耳鸣?

在噪音环境下戴耳机,只会因“盖住外界噪音”产生的噪音音量加重听力损伤。临床常用的耳鸣声治疗仪耳机一般会推荐患者在夜间睡眠前使用合适的音量进行治疗,临床上对于听力损失导致耳鸣进行治疗的助听器耳机也需要进行不断调试以减少噪音损害。

耳鸣如何治疗?

病因明确的耳鸣以治疗原发疾病为主。血管搏动性耳鸣可以手术进行治疗。我国专家推荐3个月内原因不明的耳鸣按突聋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及相关突聋用药。持久不愈的患者推荐综合治疗。

因国内外诊疗方案极多但疗效均不明确,目前欧美诊疗方案推荐的以咨询、认知疗法为主,不推荐使用药物治疗,但明确伴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的患者可适当使用相关药物对症处理,但不推荐使用针对耳鸣的药物。对于伴听力下降的患者可尝试使用助听器。

如何预防耳鸣?

缓解焦虑情绪

可以适当减少工作压力,转移注意力,积极参与社交活动等,同时保持心情愉悦。必要时可以寻找专业人士进行心理疏导。其次,不要过多关注耳鸣,避免形成耳鸣—失眠—情绪焦虑—耳鸣加重的恶性循环。

特殊职业做好防护

对于从事相关噪声职业的人群,要做好声源的消声和隔音的防护工作,定期检测听力。

戴耳机别超60分钟

耳机可以戴,但一定要正确地戴。遵循3个“60”原则: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周围环境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

此外,尽量避免在环境噪音较大的地方(如地铁、飞机等)长时间佩戴耳机,因为此时需要调高音量来抵消外部噪音,容易造成听力损伤。如果必须在这些环境中使用耳机,建议选择降噪耳机以减少音量的需求。

晚上入睡时最好不要使用耳机。如果已经习惯听音乐入睡,那不妨设置个定时,一个小时内定时关闭耳机。

减少咖啡酒精摄入

饮食和生活习惯也会对耳朵健康产生影响。咖啡因、酒精和烟草会刺激神经系统,使耳鸣加剧。建议尽量减少咖啡、酒精的摄入,保持清淡饮食,避免吸烟。

此外,富含锌元素的食物对预防耳鸣有帮助,耳蜗的健康与锌密切相关。平时可以多吃含锌丰富的食物如海鲜、瘦肉、鸡蛋等。

如果出现长时间的耳鸣,在没有客观性因素的干预下,建议来医院找医生及时诊治,及早发现病因,让耳朵听见更清晰的世界!

参考文献

  1. 王洪田,李明,刘蓬,黄治物,胡岢,赖仁淙。耳鸣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建议案)。中华耳科学杂志 2009 年第 7 卷第 3 期 185

  2. David E. Tunkel, Gordon H. Sun, Sujana S. Chandrasekhar, et al.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Tinnitus[J].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2014, 151(2):1–40.

  3. Cima RFF, Mazurek B, Haider H, Kikidis D, Lapira A, Noreña A, Hoare DJ. A multidisciplinary European guideline for tinnitus: diagnostics,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HNO. 2019 Mar;67(Suppl 1):10-42. English. doi: 10.1007/s00106-019-0633-7. PMID: 30847513

  4. 刘蓬,耳鸣的中医辨证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年第11卷第2期102-104

本文原文来自武汉协和医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