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生活急救常识与紧急避险知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生活急救常识与紧急避险知识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id=30366665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如意外伤害、自然灾害等。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常识和紧急避险知识,可以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各种常见紧急情况的应对方法,包括生活急救和自然灾害应对等方面的知识。

生活急救常识

烫伤

  • 急救措施: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口,降低温度;不要随意涂抹牙膏、酱油等物品;用干净的纱布覆盖伤口,避免感染;及时就医。

冻伤

  • 急救措施:将冻伤部位浸泡在温水中,不要使用热水;不要揉搓冻伤部位;保持冻伤部位干燥;及时就医。

扭伤

  • 急救措施:立即停止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用冰袋冷敷受伤部位,每次15-20分钟;抬高受伤部位,减轻肿胀;及时就医。

骨折

  • 急救措施:不要随意移动伤者,避免二次伤害;用夹板或木板固定受伤部位;及时就医。

溺水

  • 急救措施: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尝试救援;将溺水者平躺,清理口鼻异物;进行心肺复苏。

被动物咬伤

  • 急救措施: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及时就医,接种狂犬疫苗;观察动物是否异常,必要时报告相关部门。

呼吸道堵塞

  • 急救措施: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让伤者弯腰,用力拍打背部;及时就医。

一氧化碳中毒

  • 急救措施:立即开窗通风;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就医。

食物中毒

  • 急救措施: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大量饮水,促进排泄;及时就医。

酒精中毒

  • 急救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适量糖水或果汁;及时就医。

鱼骨刺喉

  • 急救措施:尝试咳嗽,看能否将鱼骨咳出;用镊子小心取出;及时就医。

心绞痛

  • 急救措施:立即休息,保持安静;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及时就医。

脑溢血

  • 急救措施: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保持患者平躺,头部略抬高;不要随意移动患者。

癫痫

  • 急救措施:保护患者,避免受伤;不要强行撬开患者嘴巴;及时就医。

心跳骤停

  • 急救措施: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及时拨打急救电话;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发烧

  • 急救措施:多喝水,保持水分;使用退烧药物;及时就医。

紧急避险知识

火灾

  • 预防/预警:定期检查电器线路,不乱拉乱接电线;不在楼道堆放杂物;配备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 应急要点:立即拨打火警电话;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不要乘坐电梯;关闭房门,延缓火势蔓延。

地震

  • 预防/预警:加固房屋结构,避免使用易碎物品;制定家庭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地震演练。
  • 应急要点:立即躲到桌子下或墙角;保护头部,避免被砸伤;地震停止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雷雨天气

  • 预防/预警: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准备;不在雷雨天气外出。
  • 应急要点:远离大树、高压线等高大物体;不要使用手机;在室内关闭门窗,避免使用电器。

泥石流

  • 预防/预警:不在山区、河谷等易发地区长时间停留;关注天气预报,避免在雨季进入危险区域。
  • 应急要点:立即向两侧高地逃生;不要顺着泥石流方向逃跑;寻找稳固的遮蔽物。

大风天气

  • 预防/预警:听预报;关电、气。大风来临前,应切断电源,关闭煤气、天然气阀门。
  • 应急要点:在野外遭遇大风时,应以最快速度朝与大风前进路线垂直的方向逃离;室外遭遇大风时,应远离大树、电线杆、简易房等,以免被砸、被压或触电;来不及逃离时,迅速找低洼地趴下,脸朝下, 闭上嘴巴和眼睛,用双手、双臂抱住头部;躲避大风最安全的地方是混凝土建筑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简易住房内和楼顶上都很危险;如果在室内,要避开门、窗和房子的外墙。

冰雪天气

  • 预防/预警:收听预报;储备物品。冰雪天气到来前,家中应做好防寒保暖准备,储备足够的食物、水、燃料、御寒衣物及防冻药物等,尽量避免在天气恶劣时外出购物。山区、林区等边远地区的居民尤其应提前做好准备,以防大雪封山、封路;保护设施。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倒的临时搭建物和危旧房屋;不要待在不结实、不安全的建筑物内,防止房屋倒塌伤人。水管、水箱可用草绳、布料等进行包扎、包裹,以防止其冻裂;防御冻害。农牧区要备好粮草,将野外牲畜赶到圈里喂养;对农作物要采取防冻措施,防止作物受冻害;调整行程。及时取消或调整出行计划,尽量避免在冰雪天长途外出。
  • 应急要点:保暖防冻。应注意保暖防冻,老弱病患者尤其应预防因气温骤降引发或加重呼吸道、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清扫积雪。主动清扫自家或单位附近道路和屋顶的积雪,或在道路上撒融雪剂,防止路面结冰;防滑防砸。行人上路时应选择防滑性能好的鞋,不宜穿高跟鞋或硬塑料底的鞋;尽量避免骑自行车外出;非机动车上路,应给轮胎少量放气,以增加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要远离建筑工地、临时搭建物、广告牌和老树等,避免被砸伤。路过屋檐、涵洞、桥下等地方时,应谨慎通行或绕道通过,以免冰凌融化脱落伤人;减速缓行。冰雪天气时尽量减少自驾车外出。机动车在冰雪路面上应减速慢行,并与前车保持距离;避免急转弯、急刹车。必要时要安装防滑链,驾驶员佩戴色镜。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及时在现场后方设置警示标志,以防连环撞车事故发生;报警求救。若被积雪围困,要尽快拨打110、119等报警求救电话。若发生断电事故,要及时报告电力部门。

滑坡/崩塌

  • 预防/预警:大滑坡或崩塌发生前,可能出现断流多年的泉水“复活”,泉水、井水突然干涸,井(或钻孔)内水位突变等异常现象;可能出现猪、狗、牛等家畜惊恐不安,老鼠乱窜不进洞等现象;可能会出现树木枯萎或歪斜等异常现象;滑坡发生时,前沿坡脚处的土体会出现上隆(凸起)的现象;在滑坡体中部或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纹,标志着滑坡体已进入临滑状态;大滑坡发生前,会有岩石开裂的声音;临滑之前,滑坡体四周岩体(土体)会出现小型坍塌或松动现象。
  • 应急要点:感到地面震动,应以最快速度向两侧稳定区域逃离。向滑坡体上方或下方跑都很危险;无法逃离时,应找一块坡度较缓的开阔地停留;不要进入有警示标志的滑坡危险区。滑坡发生时,要远离房屋、围墙、电线杆等。

洪水

  • 自救措施:在野外受到洪水威胁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同时要注意观察水情警示牌,防止误入深水区或掉进排水口;在野外不要沿着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假如非过河不可,尽可能找桥,从桥上通过。假如无桥,若非涉水不可,不要选择最狭窄地方通过,要找宽广的地方,溪面宽的地方通常都是最浅的地方。在未涉水前,先选好一个好的着脚点,用竹竿或木棍先试探你的前路,在起步前先扶稳竹竿,并要反水流方向前进;不要游泳逃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更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如果洪水不断上涨,在短时间内不会消退时,应在楼上贮备一些食物及必要的生活用品,如饮用水、炊具、衣物等,尤其是生活在偏僻地区的人,一旦交通受阻,救援人员两三天内难以赶到,只得自力自救,必须准备饮用水、食物、保暖衣物以及烧开水的用具。如果没有轻便的用具,可以改吃干粮充饥。还要携带火柴或打火机,必要时用来生火;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或者山洪迅速猛涨,应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或爬到高树上等高地暂避。此时你要收集一切可用来发求救信号的物品,如哨子、旗帜、鲜艳的床单、布缎、沾油破布(用以焚烧)等。及时发求救信号,以争取被营救;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身边任何入水可浮的东西,如床圆木、木梁、箱子、木板、衣柜,大块的泡沫塑料等扎成简易筏逃生;被洪水困在山中,要设法尽快与救援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所处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如已被卷入洪水中,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洪水退却后,要做好食品、饮用水卫生和疾病防疫工作。不能食用生冷食物、动物尸体,水饮用之前要彻底煮沸。
  • 洪水来临时的危险地带(不可取):房里及危房周围;危墙及高墙旁;洪水淹没的下水道;马路两边的下水井及窨井;电线杆及及高压线塔周围;化工厂及储藏危险品的仓库。

雾霾天气

  • 居家:关门窗净空气。在雾霾天气条件下,家庭应关闭门窗,等到霾散日出的时再开窗换气。空气净化器的过滤网能够有效吸附有害物质,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 出行:戴口罩,少出门。雾霾天气应尽可能少出门,取消晨练,非要出门时最好戴上医用口罩防护,避免呼吸道受刺激导致疾病发生;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核辐射

  • (一)隐蔽以减少外照射和污染空气的吸入:当核事件中出现较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时,应实施隐蔽防护,可以选用就近的建筑物进行隐蔽(当今的各种建筑物均具有隐蔽功能,地下室或高层建筑的隐蔽性能更好)。应关闭门窗,关闭通风设备(包括空调风扇),同时要注意,当污染的空气过去后,应迅速打开门窗和通风装置通气。
  • (二)据地方政府的安排实施撤离:撤离一定要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否则可能带来严重的负面作用(交通事故或撤离不当,会受到更高辐射照射)。
  • (三)正确躲避:当确定有放射性污染事件发生时,切记不能迎着风,也不顺着风跑,应尽量往风向的侧面躲,速进入建筑物内隐蔽,不要站在门窗等屏蔽差的部位。采取呼吸防护包括用湿毛巾、布块等捂住口鼻,过滤放射性物质,减少放射性物质的吸入;穿戴各种日常服装,加帽子、头巾、防护眼镜、口罩、雨衣、手套、靴子等,减少体表的放射性污染。
  • (四)洗消:若怀疑身体表面有放射性污染,采用洗澡和更换衣服来减少放射性污染,也可到救援单位搭设的放射性沾染洗消站进行洗消除沾染。待放射性污染物飘过事后,房屋外表可用清水冲洗干净。
  • (五)防止食入污染的食品或水:是否需要控制当地的食品和饮水,应听从当地卫生、环保部门的安排。在本地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如有条件尽量食用非污染地生产的密封包装食品和瓶装饮用水。
  • (六)必要时采取预防性药物防护措施:核电站事故放射性污染中含有上百种放射性物质,如放射性碘、铯、锶等。其中在核事故早期,放射性碘占的比例比较大。如果在接触放射性污染物之4小时或同时服用稳定性碘,则可阻断90%以上的放射性碘在体内沉积。所以通过服用碘化钾来预防放射性碘对人体的伤害。碘化钾的服用应听从政府或救援人员的安排,成年人推荐的服用量为1片(100毫克),对孕妇和3~12岁的儿童,服用量改为50毫克,3岁以下儿童服用量25毫克。若在接触放射性碘数小时内服用稳定性碘,仍可使体内放射性碘的吸收量降低一半左右。

沙尘暴

山体滑坡

冰雹

大雾天气

遭遇恐怖袭击

相关节日

世界卫生日

为纪念组织宪章通过日,1948年6月,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正式成立世界卫生组织,并决定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卫生日,倡议各国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全国防灾减灾日

全国防灾减灾日经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定于每年的5月12日。设立“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国际护士节

国际护士节是每年的5月12日,是国际护士理事会为纪念现代护理学科的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于1912年设立的节日。其基本宗旨是倡导、继承和弘扬南丁格尔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

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专门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认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地球日由盖洛德·尼尔森丹尼斯·海斯1970年发起。现今,地球日的庆祝活动已发展至全球192个国家,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与其中,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表示:“这次活动可以说是现代环保活动的开端,它推动了西方国家重视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与此同时,该活动对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也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让人类充分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的重要内涵。

森工植树日

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全体公民的应尽义务,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是党中央、国务院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战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已成为推动国土绿化的有效途径,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载体,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龙江森工集团党委立足生态建设实际,坚持把义务植树与林区生态建设相结合,结合全林区气候特点及地域分布,深入推进龙江森工林区义务植树活动,将每年4月20日定为“森工植树日”,旨在引导全林区广大干部职工群众进一步树牢生态责任意识和植绿护绿意识。
龙江森工集团生态建设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龙江森工林区地处我国北方,因为气温偏低,在每年3月12日全国植树节到来时林区的土地还处于冰冻状态,并不适宜树木的栽种和成长。龙江森工集团党委立足生态建设使命任务,将每年的4月20日确定为“森工植树日”,这也是龙江森工林区可以造林的最早时间。

全民健身日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了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日是指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全民健身条例》第十二条中规定的,应当在当日加强全民健身宣传,积极组织和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开展免费健身指导服务,向公众免费开放公共体育设施的活动日。具体时间为每年的8月8日,既是为了纪念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也是为了倡导人民群众更广泛地参加体育健身运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