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井头山遗址:余姚历史文化的新篇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井头山遗址:余姚历史文化的新篇章

引用
百度
8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95%E5%A4%B4%E5%B1%B1%E9%81%97%E5%9D%80/50331020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T9SHJT053469LG.html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633644
4.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407/12/WS6690ee12a3107cd55d26b192.html
5.
http://news.cnnb.com.cn/system/2024/05/29/030589342.shtml
6.
https://iczu.zju.edu.cn/2025/0114/c62708a3011985/page.htm
7.
https://www.cztv.com/newsDetail/707323
8.
http://www.news.cn/ci/20240724/49a96e88136d428cb23796e312890141/c.html

2022年6月,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三七市镇,一场引人注目的考古发掘正在紧张进行。这里是井头山遗址,一个被誉为“中国海洋文明重要起源地”的地方。自2013年被发现以来,这里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考古界和历史爱好者的目光。

01

8000年前的海岸生活

井头山遗址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三七市村,东距田螺山遗址2公里,南距河姆渡遗址8公里。这个看似普通的地点,却隐藏着惊人的历史秘密。2013年10月,因厂房建设打桩时发现井头山遗址,遗址埋藏在地表之下8米左右。2014年以来经考古勘探确认为一处埋藏很深、时代较早的史前文化遗址。

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浙江省文物局统筹组织,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余姚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等进行了考古发掘。这次发掘出土大量精美的陶器、石器、木器、骨器、贝壳器等人工遗物和早期稻作遗存,以及极为丰富的水生、陆生动植物遗存,考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收获。

井头山遗址的文化堆积以海洋软体动物贝壳为主要包含物,埋藏深度达5至10米,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这处遗址不仅是长三角地区首个贝丘遗址,更是迄今为止中国沿海发现的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典型海岸贝丘遗址,距今约8300~7800年。

02

揭秘8000年前的海洋文明

考古学家们在井头山遗址发现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遗迹,这些发现为我们揭示了8000年前先民的生活图景。

出土遗物与河姆渡文化器物有一定相似性,又有明显差异,在纹饰、制作工艺及生业方式等方面均具有鲜明个性。

陶器主要器型以釜类圜底器为主,少量圈足器,不见三足器,与河姆渡文化陶器在基本器形和小耳状、鸡冠耳状扳手等细部装饰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陶器纹饰以绳纹为主、少量方格纹,也有一定数量的红彩(衣)和黑衣。生业方式以海产捕捞为主,兼有采集和狩猎,以及早期稻作农业。

发掘出土灰坑、食物储藏坑、密集贝壳堆积面上的烧土坑、树根以及器物加工、食物处理场所等生活遗迹,可较清晰地复原出8000多年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先民的部分生产、生活状态和自然环境的特征。

出土各类可登记遗物四百多件,以及先民食用后废弃的大量贝壳遗存和其他动植物、矿物遗存,按照遗物性质和数量粗分为两大类:

第一大类:动植物和矿物遗存
动物遗存中最多的是先民食用后丢弃的数量巨大的各种海生贝类(蚶、螺、牡蛎、蛏、蛤、蚝等),以及胶结在小块礁石上的牡蛎壳。其他动物骨骼数量颇多,以鹿科动物为主,也有一些野猪、水牛、狗、水獭等单位的骨骼,以及海鱼脊椎骨、耳石等。

植物遗存中,最多的是碎木块、木棍、木条、木炭块,以及橡子、麻栎果等可食用的干果遗骸和桃核等果核、少量灵芝块、炭化米、水稻小穗轴,还有漆树、黄连木、猕猴桃、紫苏、灰菜等木本、草本植物的种子等植物遗存;此外,还有一些制作编织物、绳子的原料,如芦苇杆、芒草杆、还有一些植物纤维等遗存,在陶釜支脚的胎土里还可分辨出大量的稻谷壳碎片印痕。

第二大类:人工制品,有陶器、石器、骨器、贝器、木器、编织物等

这些发现不仅展示了先民的饮食习惯,还揭示了他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能力。特别是大量海生贝壳的发现,表明当时的人类已经将海洋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展现了中国先民适应海洋、开发海洋的最初足迹。

03

重写中国海洋文明史

井头山遗址的发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不仅将宁波地区的人文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更对研究中国海洋文化发源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作为迄今为止中国沿海发现的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典型海岸贝丘遗址,井头山遗址的发现填补了中国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海洋文化考古的空白。它早于河姆渡文化1000多年,也早于同一时期的跨湖桥遗址,为探寻河姆渡文化的源头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井头山遗址的发现,标志着河姆渡文化版图的持续扩大,以及史前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保护研究工作已逐步走向整体化、系统化的“大河姆渡”时代。它不仅是研究中国海洋文明起源的重要实物资料,更为理解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04

未来展望:打造文化地标

2021年4月13日,井头山遗址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一荣誉进一步肯定了其重要价值。目前,第二期考古发掘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考古学家们期待着更多新发现的出现。

根据规划,井头山遗址将成为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公园将分为四大片区:河姆渡遗址区域、田螺山聚落考古与稻作农业考古展示区、鲻山遗址区域和井头山遗址区域。建成后,这里将是一个集文物保护、展示利用、价值传播、科研教育、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特定功能公共文化活动空间。

井头山遗址的发现和研究,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古代海洋文明的认识,更为当代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它见证了中国先民与海洋的密切关系,展现了人类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智慧。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展示设施的完善,井头山遗址必将成为展示中国海洋文明进程的重要文化地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