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氨匹林致儿童死亡事件敲响警钟:儿童用药安全不容忽视
赖氨匹林致儿童死亡事件敲响警钟:儿童用药安全不容忽视
近日,山西朔州一名1岁男童因注射赖氨匹林后不幸身亡,再次引发公众对儿童用药安全的关注。这起悲剧不仅暴露了某些医疗机构在儿童用药方面的疏忽,更提醒广大家长要高度重视儿童用药安全问题。
赖氨匹林:儿童用药的“隐形杀手”
赖氨匹林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然而,这种药物对儿童来说却潜藏着致命风险。201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修订了赖氨匹林的说明书,明确指出该药物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和严重皮肤损害,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16岁以下儿童需谨慎使用。
研究显示,赖氨匹林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包括呼吸困难、休克甚至死亡。此外,儿童使用赖氨匹林还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这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可导致肝功能衰竭和脑水肿,危及生命。
儿童退烧药:如何选择更安全?
在儿童发热的治疗中,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两种常用的退烧药。根据最新的医学研究,这两种药物在治疗成人和儿童的疼痛和发热方面同样安全有效,但存在一定的差异。
布洛芬属于芳基丙酸类解热镇痛药,具有较强的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是儿童首选的抗炎药。然而,布洛芬可能会加重肾损伤,因此肾功能不全的儿童应避免使用。此外,布洛芬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多,使用时需谨慎。
对乙酰氨基酚属于苯胺类解热镇痛药,毒副作用较少,安全性较高。其解热和镇痛作用与布洛芬相当,但抗炎作用较弱。对乙酰氨基酚的不良反应较少,是儿童退烧的常用药物。
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 2月龄以内婴儿不使用退热药,以物理降温为主;
-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2月龄以上儿童,布洛芬适用于6月龄以上儿童;
- 不推荐两种药物常规交替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注意药物剂量和用药间隔,避免过量使用;
- 避免与含有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同时使用,以防药物过量。
安全退烧:这些方法更可靠
除了药物治疗,物理降温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退烧方法。家长可以使用温水擦拭孩子的身体,帮助散热。此外,退热贴也是一种方便实用的降温工具,可以持续降温8小时,适合夜间使用。
在使用物理降温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 使用温水擦拭,避免使用酒精或冷水,以防引起寒战或体温反弹;
- 重点擦拭大血管经过的部位,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
- 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止;
- 保持室内通风,适当减少衣物,帮助散热。
儿童用药安全:家长需谨慎
这起悲剧再次提醒我们,儿童用药安全不容忽视。家长在给孩子用药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医生,遵医嘱使用药物;
- 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和不良反应;
- 严格按照医生或说明书的建议使用药物,不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 避免使用未经证实的偏方或秘方,不盲目相信广告宣传;
- 定期清理家庭药箱,及时处理过期或变质的药物。
儿童用药安全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用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