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健康教育:科学饮食新趋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健康教育:科学饮食新趋势

引用
证券之星
8
来源
1.
https://hk.stockstar.com/SS2025020116846557.shtml
2.
https://www.sohu.com/a/813095424_121119274
3.
https://www.cifst.org.cn/a/dynamic/dongtai/20240506/3037.html
4.
http://www.ejmnc.com/CN/abstract/abstract1185.shtml
5.
https://www.crnews.net/pl/bwtg/968471_20241212095048.html
6.
http://www.news.cn/food/20240603/f3f49880a23b442c84c32ec2d23aebb0/c.html
7.
https://www.foodaily.com/articles/36680
8.
https://china.mintel.com/press-centre/mintel-announces-global-food-and-drink-trends-for-2025/

2024年4月25日,2024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上发布了“2023-2024年度全球食品安全与健康十大研究热点”,涵盖了食品新生产系统、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可持续食品包装、替代蛋白、新污染物风险评估、食品真实性鉴别技术、食药同源、老年食品、菌群靶向性食品等方面。这些研究热点不仅反映了未来食品科技的发展方向,也为科学饮食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01

科学饮食新趋势: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强调食物种类的多样性、食物来源的广泛性、生产方式的现代性以及消费习惯的丰富性。这种体系有助于改善人们均衡合理的营养摄入,满足人民群众对多元化食物消费需求。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强调食物种类的多样性,不仅包括传统的谷物、蔬菜、水果、肉、蛋、奶、鱼类等,还包括更多种类的植物源、动物源、微生物等食物资源。例如,除了常见的小麦、大米之外,还可以食用藜麦、青稞等其他谷物;除了传统的牛、羊、猪等家畜,蟋蟀、黄粉虫等昆虫作为一种新兴的蛋白质来源逐渐受到重视;藻类、酵母等微生物也被视为未来食物链的重要一环。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还强调食物来源的广泛性,需要充分利用陆地、海洋、淡水等多种自然环境中可利用的食物资源。例如,森林生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野生食物资源,包括蓝莓、黑莓、覆盆子等野果以及松茸、牛肝菌等菌类;海洋食物资源除了常见的海鱼、虾蟹等,还有丰富的贝类、海藻等其他类型的食物。

02

科学饮食与慢性病预防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高血糖、心脑血管疾病等相关慢性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近年来慢性病的死亡率持续上升,2021年中国城乡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仍居首位,其次为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慢性病的高发给居民和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加强慢性病预防控制刻不容缓。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新时代慢性病防治食养食疗策略和行动》白皮书,提出以“食养、食疗和营养治疗”为技术措施,推广“食养食疗”工作模式和同防共治“智疗”路径,加大全民健康教育力度,满足慢性病患者健康需要。白皮书指出,合理膳食和科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是慢性病防治的最佳措施。

食疗在中国历史悠久,我国商周时期食养理念已现雏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先后公布了102种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质。例如,山药、茯苓、白扁豆、莲子可健脾;山药、佛手、木瓜、小茴香可和胃;枸杞子、杜仲叶、丁香、肉苁蓉、黑芝麻可补肝肾。

03

健康教育的作用

健康教育在普及科学饮食知识、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杨晓光、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等专家表示,食养食疗应结合慢性病特征,提出针对不同慢性疾病的食养食疗原则和方案,做到因病施膳、辩证施膳,探索个性化、精准化、定制化的食养食疗方案,提高诊疗有效性。

健康教育需要覆盖学校、社区、养老院等重要场所,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营养管理,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同时,还需要加强营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卫生工作者的营养知识水平,为慢性病患者提供科学的营养指导。

总之,科学饮食是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关键,而健康教育则是推广科学饮食理念、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让我们共同努力,通过健康教育普及科学饮食知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