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科技赋能千年古刹展新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科技赋能千年古刹展新颜

引用
中文国际
6
来源
1.
https://js.chinadaily.com.cn/a/202403/11/WS65ee7578a3109f7860dd4d66.html
2.
https://www.nju.edu.cn/info/1056/366021.htm
3.
https://www.js.gov.cn/art/2024/5/9/art_84324_11246625.html
4.
https://jsnews.jschina.com.cn/xhh/news/202410/t20241028_3517081.shtml
5.
https://www.chengshizhijian.com/article/detail/aid/5330.html
6.
http://js.news.cn/20240518/36d786029eff4f459925ae669a98abca/c.html

2024年5月18日,在2024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开幕式上,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博物馆工作的肯定,更标志着这座承载千年历史的古刹,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位于南京城市发源地长干里,是在明代大报恩寺考古遗址上原址新建的。大报恩寺的历史可追溯至东吴时期,历经多次兴废。永乐十年(1412年),明成祖朱棣敕工部重建大报恩寺及“天下第一塔”九层琉璃宝塔,这座被誉为“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的琉璃塔,不仅是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更曾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然而,这座辉煌的建筑在太平天国时期毁于战火。2007年至2010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市考古工作者对遗址进行了系统挖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2015年,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至今已累计接待观众超630万人次。

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和展示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尝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博物馆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了知识图谱应用,基于元宇宙技术打造了全国首个全真互联元宇宙博物馆空间。通过4300万微米级高精度建模技术,重现了已消失的琉璃塔风貌,让游客得以一窥这座古代建筑奇迹的原貌。

博物馆还开发了基于文博大模型的智能馆长,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2024年,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全真互联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被文旅部、发改委、工信部评为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

VR技术的应用是博物馆的一大亮点。游客可以通过VR眼镜一键穿越回到600多年前的明代大报恩寺,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瓷塔”的魅力。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让历史“活”了起来,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开辟了新的途径。

除了科技创新,博物馆还通过多种形式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每年的春节、清明等传统节日,博物馆都会举办特色主题活动。馆内设有画廊、艺术馆、恩剧场等多功能空间,定期举办各类展览和演出。2023年全年,博物馆各类演出活动达160余场。

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的成功经验,为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这座千年古刹不仅重现了昔日辉煌,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