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象山渔文化:六千年文明传承与现代保护的完美融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象山渔文化:六千年文明传承与现代保护的完美融合

引用
人民网
9
来源
1.
http://zj.people.com.cn/n2/2025/0102/c186327-41095435.html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1%A1%E5%B1%B1%E7%B8%A3/5937040
3.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2-02/doc-ineiaxky8080561.shtml
4.
http://www.xiangshan.gov.cn/col/col1229045082/index.html
5.
https://m.nb.bendibao.com/news/90613.shtm
6.
http://news.cnnb.com.cn/system/2024/05/29/030589342.shtml
7.
https://www.xinhuashibao.cn/news/2025/01/01/archives/2173
8.
http://www.nbtzb.gov.cn/art/2024/11/5/art_5717_633952.html
9.
http://www.xiangshan.gov.cn/art/2024/12/13/art_1229672354_4578379.html

象山,这座位于东海之滨的美丽县城,自古以来就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6000多年前,当塔山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第一串足迹时,象山渔文化的历史篇章便悄然开启。作为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象山不仅承载着悠久的渔文化传统,更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01

六千年文明传承

象山渔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塔山遗址。考古发现表明,早在6000多年前,塔山先民就已经掌握了先进的航海和捕捞技术。遗址中出土的石网坠、青铜鱼钩等文物,见证了先民们与海洋的密切联系。特别是那两只保存完好的商周时期青铜鱼钩,其倒刺状的设计与现代鱼钩惊人地相似,展现了古人高超的渔具制造工艺。

除了渔业,象山先民还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海盐生产。在大榭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距今约4000年的盐灶遗迹,这是我国古代海盐业的最早实证。大榭先民利用简陋的工具,开创了海盐生产的历史先河,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制盐技艺。

02

国家级保护区的使命

2024年,象山被正式列为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这标志着象山渔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了更好地保护海洋生态,象山在2025年元旦启用了宁波唯一的国家级放流平台——象山港放流平台。该平台占地5000平方米,覆盖水域面积达200平方公里,为科学放流与海洋生态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物理支撑。

平台启用当天,来自社会各界的200余名嘉宾共同参与了放鱼活动,超过10万尾大黄鱼、黑鲷和黄姑鱼鱼苗被放归大海。象山县慈善总会还专门成立了放鱼慈善基金,目前已筹集资金逾100万元,专项用于科学放鱼及海洋生态保护项目。

03

渔文化的现代传承

每年9月,象山都会举办盛大的开渔节,这是渔文化的集中展示。在石浦渔港,千帆竞发的壮观景象令人震撼。祭海仪式上,渔民用最虔诚的心祭祀海洋,祈求平安丰收;开船仪式上,渔船首尾相连,绵延数里,场面蔚为壮观;夜晚的妈祖巡安活动,更是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海上夜游与灯光秀、烟花秀交相辉映,形成“海陆空”联动的壮丽景观。

从古老的渔猎传统到现代的海洋生态保护,从传统的祭海仪式到科学的增殖放流,象山渔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保护中不断发展。作为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象山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坚定的保护行动,为子孙后代守护着这片蔚蓝的海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