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海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胃痞病(慢性胃炎)特色诊疗项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海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胃痞病(慢性胃炎)特色诊疗项目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175144

胃痞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胃脘部胀满不舒。上海市海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中医特色疗法,在治疗胃痞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通过一个具体病例,详细介绍了该中心的诊疗方案及其效果。

案例分享

高奶奶(化名)今年73岁,胃脘胀满不舒反复三年,伴口干口苦、偶有反酸、心悸,大便一日两次,成形软便。舌红,苔黄腻,脉弦。

中医诊断:胃痞病(中焦湿热)。
西医诊断:慢性胃炎。

治则: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治法:以胃痞方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及耳穴压丸治疗。治疗三个月,患者自述症状较前明显好转,舌红,苔薄腻,脉弦,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什么是胃痞病?

胃痞病是以自觉心下痞塞、满闷不舒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得食则胀、按之柔软,时轻时重,发病常与饮食、情志、冷暖等诱因有关。由各种原因导致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不调而发病。涉及现代医学中的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疾病。

中医特色疗法

海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胃痞病专病以胃痞方为基础协定方加减,联合耳穴压丸、穴位贴敷治疗胃痞病。

胃痞方是学科带头人郭永洁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而来。中药饮片调理脾胃、行气除痞,刺激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


穴位贴敷治疗,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特定的药物吸收以发挥药物作用,药力作用于肌表,传于经络脏腑,达到治疗的目的。

耳穴压丸疗法,通过刺激耳部特定穴位,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功能,适用于治疗各类疼痛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及功能性疾病。

中药联合耳穴压丸、穴位贴敷治疗胃痞病,简便易行、经济合理、安全有效。这些疗法不仅可单独使用,还可实现综合治疗,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有效的治疗选择。

学术带头人

郭永洁 主任医师
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与基础医学院药膳食疗研究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中医感染病学会常务委员、岳阳医院名医特诊部专家顾问。曾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主编专著三部,参编十多部。主持各级科研项目十多项,发表科学论文二十多篇。

在中医领域造诣深厚,尤其擅长运用中药及膏方调理,针对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胆囊炎、高血压病、脑梗死、脑萎缩、冠心病、心肌炎、肾病、颈椎病、腰椎病、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复杂病症,以及中医所定义的湿疹与虚症,均有独到的治疗心得与显著疗效。

专病负责人

赵静 副主任医师
中医康复技术传承创新平台委员,师从上海市岳阳医院中医名家郭永洁主任与奉城医院中医专家赵绍华主任,熟练掌握多种中医适宜技术,包括针刺、推拿、穴位注射以及火针等,熟悉社区各种常见病、 慢性病的诊治,擅长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周围性面瘫、颈椎退行性变、腰椎退行性变、肩周炎、慢性胃炎、失眠等,擅长中药治疗脾胃病,通过温法治疗中医湿证。开展中医特色专病针刺结合手法治疗肩周炎、中药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胃痞病。完成2项中医课题研究,担任项目负责人,发表4篇学术论文。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