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胀气消化不良怎么办?中医专家张凯杰为您支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胀气消化不良怎么办?中医专家张凯杰为您支招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flourishtcm.com.tw/%E3%80%96%E5%90%83%E4%B8%80%E9%BB%9E%E9%BB%9E%E5%B0%B1%E5%AE%B9%E6%98%93%E8%84%B9%E6%B0%A3%E3%80%81%E6%B6%88%E5%8C%96%E4%B8%8D%E8%89%AF%E6%80%8E%E9%BA%BC%E8%BE%A6%EF%BC%9F%E7%95%B6%E4%B8%8B%E5%A6%82/

胀气和消化不良是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本文将从中医角度分析易胀气和消化不良的原因,并提供快速解决方案和预防方法。

什么人/体质容易消化不良?

中医学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出生后的生命活动都依赖于脾胃摄取的营养物质。以下几种情况容易导致消化不良:

  • 压力山大(肝气犯胃):现代人工作压力大,情绪波动会影响肠胃蠕动,形成肝气犯胃的体质。中医会使用舒肝理气、降逆和胃的方剂来调理,同时建议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

  • 饮食无节制(宿食积滞):经常吃夜宵、暴饮暴食、饮食无节制等不良习惯会导致食物消化不良,形成积滞。治疗原则是消食导滞、健脾和胃。

  • 过劳(脾胃虚弱):过度劳累、思虑过度都会伤及脾胃,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治疗上首重补益脾胃、推动脾胃之气。

  • 喜食冰冷(寒湿内聚):台湾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潮湿,很多人喜欢食用冰冷食物。长期食用会导致肠胃阳气受损,形成寒湿。治疗原则是温化寒湿,避免食用冰品、冰饮等寒凉食物。

改善消化不良的食物和茶饮

调整饮食是改善消化不良的重要方法。建议在食物中多添加膳食纤维,如蔬菜、菇类、五谷杂粮等,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血糖波动。调味料应选择少油、少盐、低热量的食材,适量添加酸味也有助于消化。

中医推荐以下茶饮帮助消化:

  • 麦芽茶:含有促进消化的α-淀粉酶,能助胃气、宽肠胃、化米面果食积。

  • 山楂茶:能去油解腻,减少油脂吸收。常搭配洛神花一起煮,酸爽可口。

  • 乌梅汤:能增进食欲,整肠健胃,增进代谢。

改善消化不良的穴位按摩

通过按摩穴位可以促进消化功能,缓解胀气。推荐以下穴位:

  •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从膝盖外侧下方凹陷处向脚踝方向延伸4根手指宽,距离胫骨外缘一寸的地方。功效是调理脾胃、培补元气。

  • 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二横指(中指)处。功效是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

  • 公孙穴:位于脚掌足弓的内侧,第1跖骨基底前下方凹陷处。功效是整肠健胃、促进食欲。

  • 养老穴:位于前臂背面尺侧,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处。功效是治打嗝胀气、落枕、肩痛。

  • 合谷穴:位于手背的第二掌骨的中点处,偏向拇指侧。功效是疏风解表、止痛安神。

  •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的外侧(桡侧)尽头处。功效是清热利湿、调和气血。

快速解决消化不良的方法

最简单的方法是在饭后15分钟内起身活动,不要立即坐下或躺下。还可以通过摩腹法促进消化:

  • 泻法(促进排便):将手掌心搓热,从肚脐顺时针慢慢推摩50次,重复约5分钟。

  • 补法(治疗腹泻):同样从肚脐顺时针推摩,但力度要轻柔,以无不适感为准。

预防消化不良的日常建议

  • 均衡饮食:多摄取膳食纤维,避免挑食。

  • 适当烹调:食物要煮熟煮烂,减少生冷、坚硬难消化的食物。

  • 定时排便:每天固定时间排便,保持充足水分摄入。

  • 充足睡眠:睡前3小时避免进食,尤其是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