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拆解流行曲风中最常见的四种和弦套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拆解流行曲风中最常见的四种和弦套路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1565313_121124544

"和弦进行"(Chord Progression)是音乐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接触过音乐的朋友来说,这个词应该不会陌生。简单来说,"和弦进行"就是一段和弦的变化。下面将重点介绍四种在流行音乐中常见的和弦进行模式。事实上,很多经典的流行金曲所采用的和弦进行模式都是一样的,但由于不同的编曲风格和旋律,整体感觉会有所不同,也不容易被察觉。

和弦进行在作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决定了作品的基础框架,也会影响后期旋律(包括演唱、乐器独奏等)的创作。部分作曲人在创作时往往会先选择好歌曲的大致和弦进行,然后再创作旋律,当然也有例外,即先写旋律再配和弦。但不可否认的是,和弦进行与作品的旋律是紧密相连的。

从乐理的角度来看,一段理想的和弦进行应该遵循和弦的特性和功能来搭配,这意味着每个和弦都有其特定的功能性,因此制定进行时有一套依据。另外,每次转换和弦时,下一个和弦最好能与上一个和弦有相同的音,以减少转换时的违和感。所谓悦耳的流行曲背后所用的和弦进行或多或少都遵从这两个原则。

以下是四种在流行歌曲中最常使用的和弦进行模式,其中会举一些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流行曲作为例子。

1. I – V– VI – III - IV- I - IV/II – V

这可能是最常见的一个和弦进行,常常被称为卡农进行(外国又名"Pachelbel's progression"),因为它最早出现在巴洛克时期作曲家Johann Pachelbel著名的古典乐曲"Canon in D"中。以C大调为例,整个进行就是:

C – G – Am – Em – F – C – F/Dm – G

注意,其中尾部的IV常常会被II代替。

以下是一些本地流行曲的例子,特别是在副歌部分,数量简直多不胜数:阳光点的歌、高山低谷、不要惊动爱情、K歌之王、青春常驻、二十世纪少年、木纹、好心分手、抱抱、玉蝴蝶、劳斯莱斯、找对的人、樱花树下、幸福之歌、爱与诚、化蝶、撑起雨伞、耿耿于怀、思觉失调、恋爱大过天、My Way、光辉岁月、Today、他不准我哭、高妹、偿还、双脚着地……

台湾流行曲中也常听到这个进行,例如爆红的小幸运,还有经典情歌如安静、珊瑚海、就是爱你、情非得已、开不了口……

另外,这个进行也常演化成另一种低音下行的形态来弹奏,即每一个和弦的低音都以半度或全度下行的方式,这好处是低音部分也可成为旋律之一,增加旋律悦耳度及和谐感。若有细心留意,会发现有很多流行曲都有使用到了这个技巧。

2. IV – V – I– VI – IV – V – I – I7

这是另一个近年来在香港本地流行曲中出现率很高的进行方式,很多爆红的作品也有使用。其特别之处在于第一个和弦并不是惯常的主和弦,而是下属和弦,因此在开首会予人一种特别的音乐情绪而令人对后面乐句产生期待感。以C大调为例,整个进行就是:

F – G – C - Am – F – G - C – C7

以下是一些例子(副歌部分),相信很多人一定听过:天梯、原来她不够爱我、不许你注定一人、囍帖街、女皇、陀飞轮、到此为止、美好的时光、好不容易遇见爱、命硬、拥抱爱、连续剧(最尾和弦为III)、我真的受伤了……

再例如蒲公英的约定、突然好想你、我的歌声里、遇见、Forever Love……

3. I – VI – IV – V

这种进行相信弹吉他的朋友都非常熟悉。它强大之处在于仅仅四个和弦就能完成一段完整旋律段落,甚至一首作品。

基本结构是由正和弦组成,即I、 IV、 V ,当中加入了VI ,产生了连接作用(I - VI - IV刚好形成了2个6度的音程),而且延长了主和弦(即I)的调性,增加悦耳度。以C大调为例,整个进行就是:

C – Am – F – G

当中的IV又可用 II 和弦来代替。

歌曲的例子有:大开眼戒、逾越生死(后段VI变成dim chord)、3/8、夕阳无限好、情人、喜欢你、幸福摩天轮、烂泥、后台(VI变成dim chord)、Take My Hand、不要离我太远……

台湾流行曲的例子有:龙卷风、温柔等很多。

使用这种和弦进行时,会发现旋律创作上很"百搭",其次它结构简单,可塑性高,因此,只要在次序上稍作改动就可变成另外2种型态:

VI – IV – V – I(以C大调为例就是Am – F – G – C)

VI(即Am)先行,由于为一个小三和弦,令开首带点小调的忧伤味道,但后来的IV、V、I(即F、G、C)为大三和弦,因此整体听起来会带点悲愤激昂的感觉,个人更偏爱这个形式。

例子有:别烦着我、爱在记忆中找你、化蝶(verse部分)……

台湾有:如果、七里香、说爱你……

I – V– VI – IV(以C大调为例就是C – G – Am – F)

在外国流行,这个进行占了很大比例,经典如Someone Like You、I'm Yours、Let It Go等,就是用的这个进行,本地例子有十面埋伏、天佑爱人……

4. I – IV – V – I – VI

这是另一种常见的进行,它的特点在于主和弦(I chord)后的是下属和弦(即IV),音乐的张力(tension)明显没有V级和弦来得强烈,而且音乐的气氛上会明显缓和舒服,适合一些中板的抒情作品,有兴趣写歌的朋友不妨试试。以C大调为例:

C – F – G - C -Am (最尾的 I 又可用 V 或 III 代替)

例子有(副歌部分):岁月如歌、逃避你、谁来爱我、Little Something、怯、I believe、16号爱人、原来过得很快乐、损友、阿门、重复犯错、Nothing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 、勇气……

另外,作曲人有时会在入V前加 II ,变成:

I - IV – II - V……(以C大调为例,就是C – F – Dm – G……)

II 和弦跟IV的作用是一样,目的令张力达到最高点(V和弦)之前再进一步"酝酿情绪",加上II 和弦(即Dm)为一个小三和弦,个人认为加了后会有一种凄美感。

例子有:给王家欣、爱是永恒、此时此刻、假如让我说下去、不将就……

以上提及的和弦进行其实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不同种类。再之现今的作曲人都会根据基本的和弦进行框架再作改动,以寻求更多变化。其实除了和弦的进行,乐曲创作上还有旋律、编曲、节奏等其他重要元素,加起来才会是一首独一无二的作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