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英街通关时间延长至22:00!百年老街迎来新活力
深圳中英街通关时间延长至22:00!百年老街迎来新活力
自2024年1月18日起,深圳中英街的游客通关时间由原来的9:00-18:00调整为9:00-22:00,取证时间也相应调整为每日9:00-21:00。这意味着游客有更多的时间游览这条独特的历史街道,体验“一街两制”的特殊氛围。
中英街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镇,是一条具有百年历史的街道。它不仅是深港两地的地理分界线,更是中国近代史的见证者。街上竖立的八块中英界碑,记录了从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签订到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曲折历程。
独特的历史背景
中英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8年,当时英国与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1899年3月16日至18日,在这里开始勘界,以潮涨时沙头角河的最高水位作为两地东面的分界线。这条原本是沙头角河的街道,由于河床较浅,在二战前已经完全干涸,逐渐演变成了一条繁华的商业街。
1949年后,随着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香港作为英国殖民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中英街成为了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对峙的最前线,被誉为“东方柏林墙”。1967年7月8日,沙头角枪战事件后,香港政府宣布边境全面封闭。直到1979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沙头角管制站才重新开放。
特色景点与文化
中英街不仅是深港两地的地理分界线,更是一条充满历史记忆的街道。这里保留了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让游客在游览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中英街界碑
中英街界碑是中英街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遗迹。这八块界碑分别位于街道的不同位置,其中第一号界碑位于中英街历史博物馆附近,第二号界碑位于一号界碑往北约100米处,第三号界碑位于进出香港新界的入口附近,第四号界碑位于中英街百年古榕树下,第五号和第六号界碑位于中英街北段,第七号界碑则因修路已被填埋下半部分。
界碑面对深圳的一面刻有“光绪二十四年 中英地界 第x号”字样,面对香港的一面则刻有英文“ANGLO·CHINESE BOUNDARY 1898 No.x”。这些界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国家主权的象征。
中英街历史博物馆
中英街历史博物馆位于沙头角边境管理区环城路9号,是深圳市历史建筑之一。博物馆原名为中英街历史纪念馆,最早始于1995年由镇内文化站几间办公室举办的“中英街的故事”展览。1999年5月1日,盐田区政府投资兴建的博物馆正式开馆,早期收费为10港元,后来改为免费开放。
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向游客展示了中英街从清朝末年到香港回归祖国的百年沧桑。馆内展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献和实物,让游客能够深入了解中英街的历史变迁。
警世钟
中英街警世钟是盐田区政府为纪念香港主权移交三周年而铸造的。钟体高1.842米,重1.55吨,象征着签订南京条约的1842年和香港作为英国殖民地的155年。钟裙由八个梯形组成,象征中英街上的八块中英界碑。钟腰由洋紫荆(香港市花)和勒杜鹃(深圳市花)组成的图案,象征深港文化。钟身图案“日出沙头,月悬海角”则是沙头角地名的由来。钟肩21朵莲花座,象征21世纪。钟由回首对视的两个龙头组成,象征中华民族龙的精神。正面及背面分别镌刻“中英街警世钟”和“勿忘历史,警钟长鸣”几个大字。
自2002年起,每年3月18日,盐田区政府都会在中英街举办“中英街3·18警示日”活动,通过鸣响警世钟和合唱爱国歌曲等形式,提醒人们铭记历史。
交通指南
地铁出行
乘坐地铁8号线至沙头角站,从A1口出站后步行约1.3公里(20分钟)可直达中英街。这是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尤其适合从深圳市区出发的游客。
公交出行
游客可以选择以下公交线路到达中英街:
- M520路、85路、103路或387路至“三家店”站,再步行约597米到达入口
- B662路、M196路至“中英街关前站”
自驾出行
自驾游客可导航至“中英街联检大楼”或“中英街停车场”,停车后步行前往。需要注意的是,中英街周边停车资源有限,建议错峰出行。
实用贴士
- 开放时间:9:00-22:00,其中取证时间为9:00-21:00。
- 门票与预约:免费参观,但需提前办理《边境特别管理区通行证》,可通过“沙头角边境特别管理区通行证办理”小程序预约。
- 购物提示:中英街上有免税商品,但需注意辨别质量并议价。香港方购物争议无法在深受理,建议谨慎购买。
中英街不仅是一条普通的街道,更是一段活生生的历史。它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变迁,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如今,随着通关时间的延长,游客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在这里感受历史的厚重,体验独特的“一街两制”景观。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游客,还是想要体验深港两地文化的游客,中英街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