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州寒食诗》真迹亮相!苏轼书法中的坚韧与豁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州寒食诗》真迹亮相!苏轼书法中的坚韧与豁达

引用
网易
12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EASF570514PBG0.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18A03BHR00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100441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1118A06AII00
5.
https://www.sohu.com/a/790495711_121124385
6.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31A044FN00
7.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0F5IULS05561LJ0.html
8.
http://www.eshufa.com/
9.
https://dimzou.feat.com/zh-Hans/dimzou/1355660/1360325
10.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05/14/79999238_1135776204.shtml
1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B%8F%E8%BD%BC
12.
http://www.chinakongzi.org/whyw/202408/t20240821_575472.htm

近日,苏轼的《黄州寒食诗》真迹在某知名博物馆展出,吸引了众多书法爱好者前来观赏。作为“天下第三行书”,这幅作品不仅是苏轼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他人生低谷时期的真实写照。

《黄州寒食诗》创作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是苏轼在黄州贬谪期间所作。诗中写道:“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字里行间流露出苏轼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困境的无奈。然而,正是这种真实的情感流露,使得这幅作品具有了超越书法本身的艺术价值。

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黄州寒食诗》展现了苏轼独特的书法风格。作品开篇“自我来黄州”数句,字迹工整,墨色浓郁,仿佛在诉说苏轼内心的压抑;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等句,则字大意漫,笔触放纵,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苦涩;最后“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等句,字字凝重,笔力遒劲,透露出苏轼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与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相比,《黄州寒食诗》在艺术风格上独树一帜。《兰亭序》以飘逸洒脱著称,《祭侄稿》则充满悲愤激昂,而《黄州寒食诗》则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的坚韧与豁达。正如黄庭坚所评价的那样:“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值得一提的是,《黄州寒食诗》真迹目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其复制品被国际上多家博物馆珍藏,体现了这幅作品在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此次展览不仅让观众近距离感受苏轼书法的魅力,更让人们体会到这位文学巨匠在逆境中的坚韧与豁达。

此次《黄州寒食诗》真迹的展出,不仅是书法爱好者的盛宴,更是对苏轼艺术成就的一次致敬。通过欣赏这幅作品,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苏轼在黄州时期的艰难处境,更能体会到他面对困境时的坚韧精神。这种精神,正是苏轼之所以成为苏轼的原因,也是这幅作品能够流传千古的魅力所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