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专家分享:乙肝患者心理调适技巧
浙江大学医学院专家分享:乙肝患者心理调适技巧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理健康,还可能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专家们分享了一些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认识情绪,接纳自我
得知自己患有乙肝后,很多人会经历否认、愤怒、抑郁、焦虑等情绪阶段。这是正常的反应,重要的是学会识别和接纳这些情绪。可以通过写日记、与信任的人交谈等方式,表达内心的感受。同时,要认识到情绪没有对错之分,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情绪,并逐步学会调整。
建立正面认知
错误的认知会加重心理负担,因此建立正确的认知非常重要。首先,要了解乙肝是一种可控制的慢性病,通过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实现病情稳定。其次,要正确认识乙肝的传播途径,它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播,这有助于减轻对传染他人的担忧。此外,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管理好病情,过上正常的生活。
学习放松技巧
面对疾病带来的压力,学习一些放松技巧非常有帮助。比如深呼吸练习、渐进性肌肉放松、冥想等,都可以有效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这些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运用。
寻求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应对心理压力的重要资源。患者可以加入乙肝患者互助小组,与经历相似的人交流心得,相互鼓励。同时,也要让家人和朋友了解乙肝的相关知识,消除他们的顾虑,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培养积极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理调适也很重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等;培养兴趣爱好,丰富业余生活。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整体的心理状态。
积极配合治疗
最后,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遵医嘱用药,及时了解病情变化。通过科学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心理上的担忧。
乙肝患者的心理调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挑战,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