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黔西南:民族文化繁花绽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黔西南:民族文化繁花绽放

引用
1
来源
1.
http://gz.wenming.cn/whjs/mzwh_62862/202409/t20240926_6827468.shtml

黔西南州位于南、北盘江怀抱,是汉族、布依族、苗族、彝族、回族等40多个民族的诗意栖居地。各民族用勤劳与智慧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绘就了一幅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新画卷。


彝族“阿妹戚托”舞蹈表演。 陈亚林 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舞。 (黔西南州委宣传部供图)


布依族姑娘表演民族乐器。 刘朝富 摄


群众在非遗展演活动现场表演围鼓舞。 刘朝富 摄


民间“打铁花”技艺。 刘朝富 摄

2018年,黔西南州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2019年以来,黔西南州获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命名6个、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集体3个,典型示范引领效应不断增强。

黔西南州的民族文化不是静态的陈列品,而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生活实践。在这里,每一个民族节日,都是一场绚丽的文化盛宴,都是推动文旅融合的活力因子。

布依族的“三月三”和“六月六”、彝族的七月火把节、苗族的“八月八”风情节等传统节日,都已成为各民族共同欢庆的节日。节日期间,各族人民通过歌舞、祭祀、祈福等活动,展现了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同时,黔西南州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目前,黔西南州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4项20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10项128处,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44项。其中,布依族八音坐唱被誉为“南盘江畔的艺术明珠”,彝族“阿妹戚托”被誉为“东方踢踏舞”。

神秘、质朴的民风民俗,也是黔西南州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的一大看点。游客们可以在布依阿妈的指导下体验传统的纺织技艺,或在册亨锦绣坊跟随布依姑娘一针一线学习刺绣。这些活动不仅让游客亲身体验了民族文化的魅力,也让传统技艺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此外,祭祀文化、建筑文化、水稻文化、铜鼓文化、美食文化、刺绣文化等文化现象,也伴随着各种节日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

在传承中有效保护、在保护前提下合理利用,让古老的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绽放时代新韵。如今,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黔西南州民族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为传播,不仅丰富了旅游的内涵,也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原文来自文明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