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敦煌莫高窟:千年壁画如何永葆生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敦煌莫高窟:千年壁画如何永葆生机?

引用
人民网
8
来源
1.
http://sc.people.com.cn/n2/2025/0110/c379470-41103389.html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809552
3.
http://www.rmhb.com.cn/yxsj/zttp/202405/t20240521_800366714.html
4.
https://www.e-dunhuang.com/index.htm?login=false
5.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910/26ff29d9a7724e59bc6be10ec1364030/c.html
6.
https://www.dha.ac.cn/info/1019/5801.htm
7.
https://www.dha.ac.cn/jggk/jgsz/ywbm/bhyjb1/wwszhyjs.htm
8.
https://www.dhafund.cn/cms/skbh/300.html

“东方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历经千年沧桑,至今仍保存着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的壁画和2400余尊彩塑。然而,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自然侵蚀和人为损害的双重威胁。为了守护这份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敦煌研究院的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正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为千年壁画注入新的生机。

01

数字化保护:让壁画“青春永驻”

在敦煌研究院的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中,110名专业技术人员正日复一日地进行着数据采集和图像处理工作。他们运用高清数字摄影、三维扫描等技术手段,对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进行数字化保存。截至2024年,团队已完成295个洞窟的壁画数字化采集,186个洞窟的图像拼接处理,以及162个洞窟的全景漫游节目制作。

这项工作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更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致。以90后摄影师何文江为例,面对凹凸不平的壁画、狭窄的缝隙和高处的斜面,他常常需要在夏季穿着羽绒服和护膝工作,一天下来,能留存的清晰照片也不过十多张。而另一位“拼图”高手年海丽,则用了13年的时间专注于将莫高窟的壁画拼接成数字图像,只选取每张图像的核心部分,避免形变,将莫高窟成功地带入了数字世界。

02

创新技术:为文物保护插上科技翅膀

在壁画修复方面,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采用了多光谱技术和高倍显微镜等先进设备,对壁画的病害进行精确诊断和修复。例如,在成都青白江区城厢古镇明教寺觉皇殿的壁画修复案例中,团队成功揭取并修复了17.88平方米的明代壁画。这幅壁画因年代久远,出现了颜料层起甲、粉化脱落、空鼓、裂隙、脱落、淡化、变形、失稳和缺失等现象。修复师们采用自制的不锈钢工具,经过两年的精细修复,才完成了140多平方米的壁画修复工作。

03

数字敦煌:让文化瑰宝走向世界

“数字敦煌”项目不仅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敦煌文化的传播开辟了新途径。通过数字化技术,游客可以在不进入实地的情况下欣赏到壁画细节,缓解了保护与旅游之间的矛盾。2023年,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还承担了“援缅甸蒲甘他冰瑜寺修复项目”,让“数字敦煌”的技术成果走出国门,为丝绸之路沿线的文物科技保护工作贡献了中国方案与智慧。

04

未来展望:科技与文化的双重传承

敦煌研究院的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正以创新精神和专业态度,为千年壁画插上科技翅膀。他们不仅在保护文物,更在传承文化。正如数字资源研究者韩雪所说:“希望通过‘数字敦煌’项目,让全球都能共享这一文化瑰宝。”这支年轻的团队,正用他们的智慧和热情,让敦煌的文化魅力得以实现数字化传承,让这份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得以永续利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