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乙肝防治的关键力量
大学生:乙肝防治的关键力量
中国是世界上乙肝病毒(HBV)感染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目前仍有超过80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约3000万例被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细胞癌发生的重要病原学及疾病进展因素,中国84%的肝癌由HBV感染导致。
大学生群体:乙肝防治的关键力量
大学生群体在乙肝防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知识传播者: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学习能力,能够成为乙肝防治知识的传播者和倡导者。
行为示范者: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和预防意识可以影响周围人群,包括家人、朋友和未来的同事。
社会活动家:大学生通过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可以推动乙肝防治知识的普及和消除乙肝歧视。
现有的防治项目:以莘莘基金为例
斯坦福大学亚裔肝脏中心于2013年创立的莘莘基金,旨在通过资助全国各地有志于乙肝公益事业的高校社团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大学生对乙肝知识的认知。该项目已支持全国120余所高校的青年学生组织,开展各类乙肝防治宣传活动。
2024年暑假,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25支翡翠丝带支教团队,在暑假期间共同奔赴祖国的山海,为当地的居民、孩子科普乙肝知识、提升健康素养。分享更多欢笑,让更多的人加入翡翠丝带行动,共同消除乙肝。
提高防治意识: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主动学习乙肝知识:了解乙肝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和治疗方案,消除对乙肝的误解和歧视。
积极参与校园活动:通过讲座、培训、志愿服务等形式,提升自身和他人的防治意识。
接种乙肝疫苗:确保自身免疫,同时鼓励身边人接种,特别是家庭成员和亲密接触者。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不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用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医疗操作。
关注心理健康:为乙肝患者和携带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融入社会。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栋梁,肩负着推动乙肝防治事业的重要使命。通过知识传播、行为示范和社会活动,大学生可以为实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