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烟花经济:政策松绑下的机遇与挑战
春节烟花经济:政策松绑下的机遇与挑战
2024年的春节,对于烟花行业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季节。随着多地放宽烟花爆竹燃放政策,这个传统行业迎来了久违的春天。作为“烟花第一股”的ST熊猫,近期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00万元至4500万元,而上一年同期则亏损2.12亿元。这一显著的业绩反转,正是春节烟花经济火爆的缩影。
政策松绑,市场回暖
近年来,随着国内部分地区对烟花爆竹燃放政策的适度调整,压抑已久的市场需求如被点燃的烟花般瞬间释放。曾经,由于严格的“禁燃令”,国内烟花爆竹市场渐趋萎缩。但如今,国内市场重新成为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
以ST熊猫为例,公司业绩扭亏的背后,烟花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无疑是最大的功臣。数据显示,2024年ST熊猫的烟花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1亿元。从市场需求端来看,消费者对于烟花的热情高涨。尤其是在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期间,烟花作为增添节日氛围的重要元素,需求量大增。
价格攀升,商机涌现
随着需求的激增,烟花爆竹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以上海宝山地区为例,28发高升价格达到108元,1000响鞭炮价格118元,烟花礼盒更是高达718元,80发组合烟花售价598元。在一些地区,爆款产品“加特林”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价格一度飙升至200元一支。
面对如此诱人的市场前景,不少商家纷纷入局。在郑州某些街道,甚至出现了七八个烟花爆竹销售点竞争的局面。然而,激烈的竞争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有商家反映,尽管首批进货价值5万元,但目前不仅未能回本,甚至有悲观者预计99%的商家都将面临亏损。
创新经营,转型升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企业通过创新和转型升级找到了突破口。湖南浏阳作为“中国烟花之乡”,拥有涵盖研发、生产、经营、物流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近年来,浏阳探索“烟花+文旅融合”新模式,打造了“周末焰火秀”品牌。
在浏阳举行的一场名为“天空之门”的烟花秀,融合了人工智能、无人机等前沿技术,不仅丰富了焰火的表现形式,也提升了企业的创意设计和编排能力。2023年2月以来,浏阳共举办各类创意焰火燃放活动91场,累计吸引游客逾500万人次,拉动消费达150亿元。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春节烟花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其中的挑战也不容忽视。环保和安全问题依然是悬在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多地在放宽政策的同时,也对燃放时间和地点做出了严格规定。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适合燃放烟花的场所越来越少,这也限制了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扩大。
从长远来看,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管理之间找到平衡,将是决定烟花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对于从业者来说,单纯依靠政策红利和节日消费难以支撑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才能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春节烟花经济的爆发,不仅体现了政策调整带来的市场活力,更折射出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回归。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绚丽的烟花不仅点亮了夜空,也点燃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