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千年瑰宝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新会陈皮:千年瑰宝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2024年4月19日,新会区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陈皮之都”称号,这是对新会陈皮产业发展的高度认可。作为广东三宝之首,新会陈皮不仅是一种中药材,更是一张闪耀粤港澳大湾区的岭南文化名片。
地理标志:品质与价值的双重保障
新会陈皮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独特性在于必须在新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完成加工和陈化。2023年,新会陈皮全产业链营收超230亿元,带动全区7万人就业,实现人均增收约2.2万元。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新会陈皮严格的生产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
新会陈皮的加工过程包括开皮、翻皮、干皮等环节,每一步都需严格遵循传统工艺。同时,新会陈皮村建立了道地溯源体系,与新会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达成战略合作,确保每一片陈皮都能追溯到源头,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千年传承:从皇家贡品到非遗瑰宝
新会陈皮的历史可追溯至上古时期,据《新会县志》记载,早在宋代就有新会陈皮的药用记载。明清时期,新会陈皮更是成为皇家贡品,被誉为“广东三宝”之首。
2021年,新会陈皮炮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一技艺的传承人包括汤鸿辉、苏小丹等多位专家,他们致力于将这一传统工艺代代相传。
创新发展:科技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在传承中创新,是新会陈皮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近年来,新会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024年,新会陈皮村启动预售季,计划加工1000万斤鲜果。为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新会区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单杨团队签订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建立新会陈皮工作室。同时,新会陈皮太赫兹指纹数据库的建设,为产品溯源和品质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产融合:打造文旅新地标
新会陈皮产业正朝着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方向快速发展。新会陈皮村已成为集种植、加工、仓储、交易、文旅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2024年,多个文旅综合项目在新会签约落地,包括新宝堂陈皮谷文旅综合体、新会大泽丽宫陈皮全产业链文旅项目等,计划总投资约26亿元。
新会区委书记林锡波表示,2024年新会区将深入推进强镇富民兴村“十大行动”,持续做强新会陈皮这一富民兴村大产业,力促全产业链年度总产值超260亿元。
文化传承:岭南文化的亮丽名片
新会陈皮不仅是中药材,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传统医药到现代养生,从地方特产到国家名片,新会陈皮见证了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未来,新会陈皮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文化传承为灵魂,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打造世界级的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让这张岭南文化名片在新时代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