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华润置地大区调整背后:房企生存战的缩影
万科华润置地大区调整背后:房企生存战的缩影
2025年伊始,房地产行业两大巨头——万科和华润置地,相继宣布了重大组织架构调整。这一系列动作不仅涉及区域整合,更引发了管理层的人事变动,释放出行业变革的重要信号。
万科:南方区域大整合
万科的调整率先在南方区域展开。根据最新消息,万科将原有的12个城市公司精简为8个,具体调整如下:
- 广州与佛山合并为广佛公司
- 东莞与惠州合并为东莞公司
- 中山与珠海合并为珠西公司,负责江门、中山、珠海业务
- 福州与厦门合并为福建公司,负责福州、泉州、厦门、漳州业务
- 原南宁城市公司改为广西公司,负责柳州、南宁业务
- 海南公司负责海南业务
- 深圳公司负责深圳业务
- 万溪公司负责相应合作业务
与此同时,万科还对管理层进行了重新安排。例如,原广州公司总经理曹江巍出任广佛公司总经理,原东莞公司总经理李东担任东莞公司总经理,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这是2025年以来万科进行的第二次重大组织架构调整。此前,万科已成立商业事业部,将7个区域的商业业务和印力集团统一整合。
华润置地:七大区变五大区
华润置地同样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最新消息显示,华润置地将原有的7个大区重组为5个大区。虽然具体的调整细节尚未公布,但这一变动无疑将对公司的运营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市场寒冬下的生存之道
两大房企的调整并非偶然,而是当前房地产市场严峻形势的必然产物。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仅为43547.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0.6%。其中,销售额超千亿元的房企仅剩11家,较2023年减少5家,回到了2016年的水平。
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环境,房企纷纷采取“战时模式”,核心策略集中在三个方面:
去产能:减少新开发项目数量,将资源集中于安全区域。通过区域合并和城市公司精简,降低运营成本。
控风险:回收区域投资、资金、采购等权限至集团层面,强化管控力度,缩小管理半径。
降成本:持续进行组织瘦身,合并职能,实现一岗多能,打造精英化团队。
行业洗牌与未来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中指研究院预测,2025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在中性情况下将同比下降6.3%。然而,乐观估计显示,如果货币化安置、城中村改造等政策加快落实,销售面积有望止跌。
未来,房企之间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中诚信国际分析师侯一甲指出,2024年大部分房企采取谨慎的开发及投资策略,但央国企仍是市场投资主力。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提供“好房子”的房企将在市场调整中脱颖而出。
结语
万科和华润置地的组织架构调整,是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缩影。在市场寒冬中,房企正通过优化组织架构、提升运营效率来谋求生存与发展。这场变革不仅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更将重塑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随着行业洗牌的加速,只有那些能够提供优质产品、具备强大运营能力的企业,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