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江口:云舍"亮龙"点亮土家璀璨文化
贵州江口:云舍"亮龙"点亮土家璀璨文化
2025年春节期间,贵州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的"云舍亮龙"民俗活动成为当地焦点。这一延续多年的传统不仅展现了土家人民的智慧与勤劳,更寄托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坐落于梵净山脚下,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春节期间,制作"云舍亮龙"成为全村的头等大事。今年,村民们精心打造的亮龙长达近600米,由154栋长龙和10余栋副龙组成,寓意长幼有序、薪火传承。制作工艺繁杂,需约30人纯手工打造,从篾条编骨架到糊纸、上漆、描绘、贴金,每一步都凝聚着村民的心血。
"云舍历来都是大龙小龙搭配着制作,这样参与的人多,热闹又好看。"村民杨桥德介绍,亮龙色彩鲜艳,以红、黄、绿三色为主色调,黑、蓝色点缀其中,构成独特而绚丽的视觉效果。
亮龙在色彩运用上十分考究,以红、黄、绿三色为主色调,黑、蓝色点缀其中,相互映衬,构成了亮龙独特而绚丽的视觉效果。"我们土家亮龙扎的是大张口,非常豪迈大气,红色舌形体现龙的鲜活,绿色代表海水,黄色代表黄龙,意指黄龙入海,自在逍遥,也寓意着吉祥幸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72岁的龙灯制作老手艺人杨兴介绍。
在云舍村,舞亮龙这一民俗活动意义非凡,既是对过去一年丰收的庆贺,也承载着村民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殷切期许,杨兴回忆:"从我们小时候起,玩灯就是这里的传统。只要一说起玩龙灯,大家都会满心热忱,自发地行动起来,亮龙舞起来,扫除瘟神,迎接新一年的平安顺遂。"
正月里,云舍村500余名表演人员齐上阵,舞动亮龙闹新春,场面热烈欢腾,极具感染力。这一传统活动不仅是对过去一年丰收的庆贺,更承载着村民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殷切期许。在江口民间,流传着一句家喻户晓的歇后语——"云舍人玩闷龙",既调侃云舍长龙的形态,也映衬出云舍人丁兴旺、村民团结友爱的和谐景象。
"因为其他村寨做不了这么长的龙灯,所以说云舍人玩闷龙,意思是长得看不到头和尾。以前,龙头都到镇上去了,龙尾还在村里舞动。'云舍人玩闷龙,七十二面咚咚鼓,八十二面筛箕锣'就是这么来的。"杨兴说。
如今,亮龙的制作手艺基本停留在村里老一辈人身上,杨兴等老手艺人便会带着回村的年轻人加入扎龙灯的队伍,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杨兴感叹:"我现在70多岁了,时间有限,我们希望能够培养更多的年轻人,把这项技艺一直传承下去。"
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杨慧表示:"制作龙灯对我们云舍村民来说,不仅是一项传统技艺,更寄托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们会将这项传统文化与旅游融合,通过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延续下去,展现云舍村独特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