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社区实践助力职业新起点
兰州大学社区实践助力职业新起点
兰州大学通过六个“引领”,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鼓励大学生深入社区参与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社会责任感,还帮助他们锚定人生目标和职业定位。这些社区实践项目让学生们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开启了新的篇章。
特色实践项目:从理论到行动
兰州大学在社区实践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项目,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例如,哲学社会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古学斌教授团队合作,深入渭源县路园镇移民新村及兰州新区西岔园区新康村进行实地调研。通过与当地干部、社工机构的交流,团队深入了解移民社区的治理与发展状况,为改善移民生活条件提出建设性建议。
在校园内,学校也积极搭建平台,促进师生共建共享。2024年12月,兰州大学举办急救教育技能实践比赛,来自五个学院的35名师生参与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的角逐。据统计,本年度学校在急救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理论宣讲已覆盖10000人次,新生入学急救专题教育普及率达95%以上,技能实践培训覆盖1225人次,《救护员证书》取证率达65%以上。
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兰州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学校通过社区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在移民社区调研项目中,学生不仅运用社会学、公共管理等专业知识,还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互动,增强了对国情和社会问题的认识。
学校还通过“一站式”学生社区和书记座谈会等形式,关注学生职业发展需求。校党委书记王光亚在与学生交流时强调,学校将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这些举措体现了兰州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全方位布局。
社区实践助力职业发展
兰州大学的社区实践项目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更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参与各类社区服务活动,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了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些软技能在职场中尤为重要。
此外,学校还通过建立高校实习基地、深化校地合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例如,学校与西固区红十字会合作,为学生提供急救教育实践平台,帮助他们获取专业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
创新机制保障实践成效
为了确保社区实践项目的顺利实施,兰州大学建立了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学校成立了健康数据科学研究院伦理委员会,对涉及人类参与者的科研项目进行伦理审查,确保所有研究活动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规定。这种严谨的管理机制为学生参与社区实践提供了有力保障。
兰州大学的社区实践项目在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通过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学校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家国情怀、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