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流感高发!这些感冒药成分你用对了吗?
冬季流感高发!这些感冒药成分你用对了吗?
随着冬季的到来,流感进入高发期。据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近期流感仍处于季节性流行期,流感病毒阳性率上升趋缓,预计1月中下旬流感活动水平可能会逐步下降。其中,99%以上的流感病例为甲型流感(H1N1)。
面对流感,合理用药是关键。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常见感冒药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帮助您在流感高发期正确使用感冒药。
感冒药成分科普
感冒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和布洛芬,主要用于退烧和缓解头痛。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而布洛芬则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但需遵医嘱使用。
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扑尔敏),可减轻打喷嚏、流涕等症状,但可能引起嗜睡。适用于成人和6岁以上的儿童。
镇咳药:右美沙芬常用于缓解干咳,但需注意其潜在成瘾性。适用于成人和6岁以上的儿童。
祛痰药:愈创甘油醚有助于稀释痰液,便于排出。适用于成人和6岁以上的儿童。
减充血剂:伪麻黄碱可缓解鼻塞,但高血压患者慎用。适用于成人和6岁以上的儿童。
安全用药指南
避免重复用药:许多复方感冒药含有相同成分,同时服用可能导致过量。例如,泰诺、感康等复方感冒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不要同时服用。
遵医嘱服药:不要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品说明书的建议服用。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如果您正在服用其他药物,请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是否存在药物相互作用。
特殊人群用药:儿童、孕妇、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者需遵医嘱调整剂量,避免加重器官负担。
特殊人群用药建议
儿童:建议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剂量需严格按体重计算。不建议给6岁以下儿童使用复方感冒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首选对乙酰氨基酚退热,避免使用布洛芬和某些抗组胺药。在使用任何药物前,请咨询医生。
老年人:应从小剂量开始,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任何新药前,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新型感冒药推荐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新增了两种抗流感病毒药物:
玛巴洛沙韦:适用于5岁及以上人群,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不建议使用。
法维拉韦:仅限于其他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时使用,临床使用相对较少。
此外,常见的感冒药如泰诺、感康、新康泰克等在缓解症状方面表现良好。但需注意,这些药物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治愈感冒。
实用建议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精神状态差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科学护理:保持室内通风,注意休息,多喝水,保持营养均衡。
预防为主:建议6月龄以上的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加强个人防护,如戴口罩、勤洗手等。
合理用药: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因为感冒通常由病毒引起,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关注流感指数:通过京东健康“流感自救指南”等平台,及时了解当地流感指数,做好预防措施。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感冒药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治愈感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免疫力,才是预防感冒的关键。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