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油城”到“旅游城”:大庆的转型之路
从“油城”到“旅游城”:大庆的转型之路
2024年一季度,大庆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经济答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0.5亿元,同比增长2.7%,多项指标增速高于去年同期。在这份成绩单背后,是大庆作为中国重要石油生产基地的持续贡献,更是这座城市转型升级、多元发展的生动写照。
作为中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大庆油田的贡献不容忽视。一季度,油田公司生产原油740万吨,同比增长0.5%,生产天然气16.1亿立方米,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大庆还积极推动地方经济多元化发展,地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比上年同期提高11.9个百分点,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大庆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其中旅游业成为重要突破口。2024年,大庆接待旅游人数和收入分别增长40.1%和45.3%,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大庆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创新的发展思路。
大庆的旅游发展,最具特色的是研学旅游。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重要基地,大庆拥有丰富的工业遗产和红色教育资源。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大庆石油科技馆、大庆博物馆等场馆,不仅是展示大庆历史的窗口,更成为开展研学教育的重要基地。
2024年,大庆地企协同,集中发力,全面释放油田红色教育资源,陆续开放了铁人一口井、中四队、中十六联合站等30多处工业遗址和文化基地。全市12个红色教育基地和60余处文体场馆、一线工业或生产制造场景面向研学市场开放,打造了一批示范性研学基地。
为了进一步提升研学旅游品质,大庆市政府积极行动。2025年1月,黑龙江省“研游龙江”研学旅游品质提升活动在大庆举办,发布了《黑龙江省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单位名单》《黑龙江省研学旅游发展白皮书》和《“研游龙江”研学旅游品质产品》。活动中,十家单位在政府合作、客源互送、栏目拍摄等方面进行了项目签约,为大庆研学旅游发展注入新动力。
大庆的旅游发展,不仅体现在传统景点的开发上,更体现在创新服务和营商环境的优化上。大庆高新区通过“五轮驱动”机制创新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支撑。这种创新精神,正是大庆从“油城”向“旅游城”转型的重要动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庆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从油田到湿地,从博物馆到温泉,从工业遗产到研学基地,大庆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