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泉州蟳埔村:一簇簪花引热潮,千年渔村成网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泉州蟳埔村:一簇簪花引热潮,千年渔村成网红

引用
中文国际
10
来源
1.
https://fj.chinadaily.com.cn/a/202408/08/WS66b4e0b6a310054d254ec0ea.html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934286
3.
https://www.qzfz.gov.cn/zjfz/whly/202407/t20240711_3059037.htm
4.
http://www.mnwhstq.com/whdt_347/202412/t20241209_214405.htm
5.
https://www.rechuan.net/article-3978-1.html
6.
https://www.fujian.gov.cn/zwgk/ztzl/sxzygwzxsgzx/sdjj/wvjj/202403/t20240330_6422257.htm
7.
http://www.mnwhstq.com/whdt_347/202404/t20240413_213931.htm
8.
https://nyncw.cq.gov.cn/zwxx_161/ywxx/202501/t20250123_14202855_wap.html
9.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6c59f98e4b03f2293aac2c0.html
10.
https://www.fjnx.com.cn/fjnx/gywm/nxjs/qywh/2024062818061434656/index.html

“头上簪花围、身披大裾衫、下着宽腿裤”,这曾是泉州蟳埔村渔女的独特装扮,如今却成了全国各地游客争相体验的时尚造型。这个千年古渔村,因为一项传统头饰——簪花围,一跃成为网红打卡圣地。

01

从渔村到“网红村”的蜕变

数据显示,2023年,蟳埔村共接待游客超过350万人次,带动村民新增存款超5个亿,人均收入增长1.5倍以上。2024年春节元宵期间,接待游客更是超68万人次,同比增长623%,创造旅游收入超1.28亿元。昔日宁静的渔村,如今已是“满城尽是簪花人”的盛景。

02

一簇簪花引热潮

这股簪花热潮的兴起,离不开多重因素的推动。首先,簪花围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蟳埔女生活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追溯至数千年前,历经汉唐宋元的演变,最终在蟳埔村得以完整保存。2008年,以簪花围为代表的蟳埔女生活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次,年轻一代对国潮文化的追捧为簪花围的走红提供了土壤。正如泉州市文旅局工作人员所言,这与年轻人的新国潮审美觉醒密切相关。簪花围不仅装饰形式美观,寓意吉祥,更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受到追捧。

最后,明星效应和社交媒体的传播功不可没。2023年初,演员赵丽颖为某杂志拍摄的一组以“蟳埔女”头饰为灵感的时尚大片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让簪花围迅速破圈。随后,多位明星和网红的打卡,进一步推高了其热度。据统计,抖音#蟳埔女#话题播放量已超17亿次,小红书上#簪花#相关笔记突破45万篇。

03

商业化浪潮下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簪花围的走红,商业化浪潮也随之而来。目前,蟳埔村已开设200多家簪花店,每家店日均接待游客数十至上百人不等。除了线下体验,线上销售也如火如荼。在淘宝等电商平台,仿“泉州簪花围”的饰品月销可达2000多件,部分店铺月收入超20万元。

然而,商业化也带来了一些隐忧。一方面,过度商业化可能导致文化内涵的稀释。为了迎合市场,一些商家可能简化制作工艺,降低产品质量,影响文化传承的纯正性。另一方面,无序竞争可能影响市场秩序。虽然政府已出台相关规范,但仍需持续加强监管,确保市场健康发展。

04

保护与传承并重

面对商业化带来的挑战,泉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传承簪花文化。首先,通过规划先行,聘请专业团队进行整体设计,打造中国最美簪花小镇。其次,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引进非遗体验项目,发展相关业态。再次,注重品牌塑造,注册商标,发布非遗团体标准,规范行业发展。此外,还通过多方引流和家园共造机制,推动可持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蟳埔簪花围的影响力已扩展至国际舞台。在伦敦工艺周、新加坡狮城国际电影节等30多场国内外重大活动亮相,传播到20多个国家,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

从一个偏安一隅的渔村习俗,到如今的文旅新宠,蟳埔簪花围的走红之路展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然而,如何在商业化浪潮中保持文化本真,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承,仍是未来需要持续关注和思考的课题。正如一位当地村民所说:“我们希望更多人了解簪花文化,但更希望它能以最纯正的样子被记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