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畔的文化瑰宝:广西防城港的民族文化遗产
北部湾畔的文化瑰宝:广西防城港的民族文化遗产
在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有一座被誉为“西南门户”的城市——防城港。这里不仅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港口城市,更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和谐家园。汉、壮、瑶、京四个世居民族在这里世代繁衍,共同创造了璀璨的文化瑰宝。
多元民族文化的交融
防城港的民族文化多样性,最直观地体现在各种民俗活动中。每年农历三月三,广西各地都会举办盛大的歌圩节,而防城港的庆祝活动尤为独特。在中越边境的防城区峒中镇,除了传统的山歌对唱、舞蹈表演和陀螺比赛,最引人注目的是壮族支系偏人传承至今的“独门乐器”——天琴表演。
壮族天琴艺术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也是峒中镇壮族民间艺术的精粹。天琴在壮族“天”文娱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音色独特,既能作为歌唱的伴奏乐器,又是舞蹈“跳天”的道具。表演时,艺人手持天琴边弹边唱边舞,悠扬而神秘的旋律,引领人们进入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
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防城港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京族风吹饼的制作技艺尤为值得一提。京族是防城港沿海一带的少数民族,世代以打鱼为生。由于当地气候炎热,食物不易保存,京族人便发明了这种便于携带的米饼。
风吹饼又名“冰喇”,因其形似草帽、薄而易被风吹走而得名。其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首先选取优质大米,经过清洗、浸泡后磨成米浆,然后在蒸布上铺浆、盖蒸,拌上芝麻后再加浆,最后经过晾晒和烘烤而成。整个过程需要匠人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尤其是烘烤环节,需要控制好火候,反复翻面按压,才能做出香脆可口的成品。
2016年,京族风吹饼制作技艺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尽管其原料成本不高,但正是老手艺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匠心坚持,才让这项文化遗产得以传承,让更多人得以品味这独特的京族风味。
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的融合
防城港不仅是一座文化之城,更是一座旅游名城。这里拥有白浪滩、京岛风景名胜区、西湾旅游景区等众多自然人文美景。而丰富的文化遗产,更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元素。
每年的“广西三月三”期间,防城港都会举办各种民俗文化节庆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参与。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壮族天琴艺术的精彩表演,还能品尝到京族风吹饼等特色美食。这些文化遗产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也成为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
作为中国两个既沿海又沿边的城市之一,防城港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这里不仅是广西的“西南门户”,更是中国连接东盟的重要通道。防城港的文化魅力,正在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多民族文化的绚丽多彩。
这座北部湾畔的明珠,以其多元文化的交融和独特的历史底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寻。在这里,每一首天琴曲、每一张风吹饼,都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文化传承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