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员高温作业防护:如何降低职业健康风险?
消防员高温作业防护:如何降低职业健康风险?
2024年9月22日,台湾屏东县明扬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生严重火灾,造成10人死亡,其中包括4名消防员。这起事故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消防员高温作业安全的关注。在火场中,消防员不仅要面对高温的直接威胁,还要应对烟雾中有害物质的侵害,其职业健康面临着严峻挑战。
高温环境下的健康威胁
消防员在执行任务时,经常需要进入高温、高湿的环境。这种极端条件会对人体产生多重影响:
热应激反应:高温会导致人体核心温度升高,引发热射病、热痉挛等热应激反应。这些症状轻则影响消防员的判断力和行动能力,重则危及生命。
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在高温环境下,人体通过出汗来散热,这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引起脱水和电解质失衡,进一步加剧热应激反应。
吸入性损伤:火场中的烟雾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包括一氧化碳、氰化氢等有毒气体,以及悬浮微粒(PM10、PM2.5)。这些物质不仅能直接损害呼吸道,还会被吸入肺部,甚至进入血液循环,对全身器官造成伤害。
致癌风险:研究表明,消防员患癌症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9%。火场烟雾中的砷、石棉、苯等致癌物质是重要诱因。这些物质不仅在火场中直接威胁消防员的健康,还会附着在装备和衣物上,造成持续性危害。
防护措施与装备
面对高温环境的多重威胁,科学的防护措施和先进的装备是保障消防员安全的关键。
个人防护装备:消防员必须穿戴全套防护服,包括防火头盔、阻燃头套、灭火防护服、手套和消防靴。这些装备能够有效隔绝高温和有害物质。此外,空气呼吸器是呼吸系统的重要防护器具,它能为消防员提供清洁空气,防止吸入有毒烟雾。
作业规范与流程:消防部门应严格执行高温作业规范,合理安排消防员的轮换休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任务结束后,消防员应及时清洗全身和装备,去除附着的有害物质。
健康管理与培训: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监测消防员的身体状况。同时,加强高温防护和应急处置培训,提高消防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标准规范的完善
虽然各国都在努力完善消防员高温防护的标准,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装备标准:虽然美国NFPA 1981标准对空气呼吸器等装备有严格要求,但这些高标准装备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尚未普及。
作业规范:高温作业规范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完全落实,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消防员可能会因救人而忽视自身防护。
健康监测:虽然有些国家建立了消防员癌症登记系统,但对其他高温相关疾病的关注度仍显不足。
改进建议
提升装备水平:加大投入,确保每位消防员都能配备符合国际标准的防护装备。
完善培训体系:加强高温防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消防员的自我保护能力。
强化健康管理:建立全面的职业健康监测体系,定期检查消防员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优化作业流程:在保证救援效率的同时,科学安排消防员的作业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加强科研投入:支持高温防护装备和材料的研发,提高防护效果。
消防员是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之一,他们的健康和安全应该得到全社会的重视。通过不断完善防护措施和装备,加强健康管理,我们可以为消防员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墙,让他们在保护他人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