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轮渡牵手中国联通 打造海上高速信息网
渤海轮渡牵手中国联通 打造海上高速信息网
2024年12月,渤海轮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联通山东分公司共同启动“中国海上高速信息网·渤海湾试点项目”,这一合作旨在解决渤海湾海域通信盲区问题,提升船舶安全等级及旅客体验。这一合作不仅标志着智慧海洋产业的重要进展,还为未来智能航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项目背景与意义
渤海湾作为我国重要的内海,承担着大量的海上运输任务。然而,由于海域广阔、环境复杂,传统的通信方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特别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通信中断的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航行安全和旅客体验。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渤海轮渡与中国联通强强联手,共同打造海上高速信息网。该项目将充分利用5G技术的高速率、低延迟、大连接数等特性,为船舶提供稳定、可靠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实现船舶与船舶、船舶与陆地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保证船舶网络的全覆盖。
技术方案与创新
该项目的技术方案采用了先进的5G通信技术,通过在船舶上安装5G通信设备和无线AP,实现信号的全覆盖。具体来说,项目采用了以下关键技术:
多链路切换技术:系统支持4G/5G和卫星通信链路的无缝切换和冗余备份。当船舶在4G/5G信号覆盖区域内,优先使用4G/5G网络进行高速、低延迟的数据传输;而在远洋区域或4G/5G信号不佳时,由智能网关自动切换至卫星通信链路,确保航行过程中全程通信不中断。
5G一体化小基站:通过5G一体化小基站和PTN网关,实现快速、便捷的5G信号覆盖,提高通信系统的安全性。这种技术方案已在海上风电场通信系统中得到应用。
工业级千兆交换机:传输网络方案搭配网管型工业级千兆交换机具有大带宽带宽,高速率,功能丰富,便于管理。工业级三防设计防盐雾、防霉菌、防湿热,可以抵抗恶劣环境运行稳定,安全可靠,性能卓越。
船载MESH自组网设备:各船只通过安装一台船载MESH自组网设备构建网状通信链路,最远可覆盖50海里范围,单跳最少可达20公里,船只上的音视频与船载自组网设备进行连接,实现船只之间的音视频会议及群组指挥。
应用前景与价值
该项目的实施将带来多方面的价值:
提升航行安全:通过实时传输各类传感器数据,为船舶的智能化运行和远程监控提供依据。驾驶室内的各种控制设备与信息系统通过4G/5G或卫星通信与岸基控制中心保持密切联系,实现远程协助驾驶、电子海图更新、天气预报信息推送等。
改善旅客体验:旅客在船上可以享受到与陆地相同的高速网络服务,满足娱乐、工作等多样化需求。同时,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可以提供更精准的旅游信息和安全预警。
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稳定的通信网络将为海洋渔业、海上物流、海洋科研等提供有力支持,推动海洋经济的数字化转型。
推动智慧海洋建设:作为智慧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将为海洋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助力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
专家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通信专家表示:“海上高速信息网的建设是智慧海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5G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海洋信息的实时采集和传输,为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权益维护提供有力支持。渤海轮渡与中国联通的合作,为我国智慧海洋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
未来展望
“中国海上高速信息网·渤海湾试点项目”只是智慧海洋建设的开始。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更加智慧、更加安全、更加便捷的海洋世界将展现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