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芬太尼滥用真相揭秘:健康危机背后的政治博弈
美国芬太尼滥用真相揭秘:健康危机背后的政治博弈
近年来,美国的药物滥用问题日益严重,其中以芬太尼为主的阿片类药物成为主要元凶。尽管芬太尼在医疗领域有广泛应用,但由于其成瘾性强,被不法分子大量滥用,导致无数美国人因此丧命。美国政府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应对这一危机,但因政治极化和监管不力等问题,芬太尼滥用现象依然难以禁绝。这场由美国自己制造的灾难不仅威胁着民众的身体健康,也暴露出美国社会深层次的问题。
美国芬太尼滥用的现状和危害
据国际麻醉品管制局统计,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芬太尼类药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以世界5%的人口消费了全球80%的阿片类药物。美国缉毒署数据显示,芬太尼过量已成为导致18至45岁美国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有史以来面临的最致命的毒品威胁”。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随处可见芬太尼让美国普通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相关留言分享:“在被诊断出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后,我变成了阿片类药物成瘾者。起初我是为了止痛,但很快就上瘾了,还好我在2016年戒瘾了。当时芬太尼还不像如今那样流行,我每天都在感谢上天,不然的话,我现在根本没办法打下这段话。”“我们27岁的儿子曾是个漂亮的小伙子,但他成为无家可归的芬太尼成瘾者已经一年了。这场噩梦始于4年前,他误服了掺有芬太尼的处方药,此后他多次进出戒毒所和康复中心。这绝对是我们一生所经历过的最心碎、最惨痛的事情,我们居住的城市街道上到处都是像我儿子一样日渐消瘦的年轻人。我们的国家需要做更多。”
美国政府应对措施的局限性
美国政府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应对芬太尼危机,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
政治极化:美国政客虽然嘴上说着重视芬太尼问题,实际却把它当成两党斗争工具。联邦政府层面监管不力、对毒品危害宣传不够、美国各州药物管制法律宽严不一、半数以上的州又实行“大麻合法化”等,都加剧了芬太尼类物质滥用。
利益驱动:大型药企游说政客提供政策保护,医药代表以各种手段鼓励医生多开处方药,药店也大力兜售,已形成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在最近热络的中国社交媒体小红书上,中美网友在“对账”中,就有美国网友指出,阿片类药物被故意过度开处方,是芬太尼滥用危机的主要原因。
社会问题:随着美国社会不公、贫富悬殊、种族主义等问题日益严重,年轻群体对未来失去信心、深感生活艰难,转而通过吸食毒品缓解压力。有美国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留言说,“芬太尼并不是原因,而是结果,失意和无助的人们做着失意和无助的事情”。可见,芬太尼泛滥危机暴露出美国社会深层矛盾与国家治理失灵。
芬太尼滥用背后的社会经济原因
芬太尼滥用问题的根源在于美国自身。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倪峰指出,美国毒品泛滥的根源主要是精神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更严肃地说,毒品问题,尤其是芬太尼泛滥的问题,与美国中产阶级的衰败密切相关。倪峰介绍说,毒品问题在美国长期存在,尤其在上世纪60年代,青年反叛运动中,毒品使用非常普遍。到了70年代,美国开始反思这一问题,毒品使用有所下降。然而,如今芬太尼问题导致的死亡人数已超过车祸和枪击,成为美国死亡率最高的原因,在于资本逐利和社会内部没有有效的补救措施。他说:“过去,美国的工人阶级属于中产阶级的一部分,制造业曾是美国经济的支柱。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逐利,制造业大量外迁,导致许多工人失业。这些失业者大多是高中毕业生,难以找到体面的工作,因此陷入堕落,吸食芬太尼等毒品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的方式。**芬太尼价格低廉、易得,导致大量人群堕落。尤其是在制造业衰退的地区,芬太尼成了重要的毒品。”
中国的立场和行动
相比之下,中国在芬太尼问题上采取了积极措施。中国是世界上禁毒政策最严格、执行最彻底的国家之一。历史上,中国曾深受毒品之害。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对毒品“零容忍”,严厉打击制贩毒等各类毒品犯罪。应美方请求,中方于2019年宣布正式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是全球第一个采取这一措施的国家。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中国为美国应对芬太尼问题提供了支持,同美方开展了广泛的禁毒合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2022年3月,美国国务院发布《国际禁毒战略报告》,承认“自从中国2019年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以来,几乎没有发现从中国进入美国的芬太尼或芬太尼类似物。”此外,中方高度重视与墨西哥开展禁毒执法合作,墨方也从未查获来自中国的易制毒化学品。
2024年,中美双方成立禁毒合作工作组后,中方一直积极推动双方在“相互尊重、管控分歧、互利合作”基础上,共同推进中美禁毒合作深入开展,携手应对全球毒品问题。美方应该珍惜中方善意,维护中美禁毒合作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
根除芬太尼之“毒”,治标更要治本。美国作为全球芬太尼问题最突出的国家,还须从自身找原因、下功夫——对内修补制度漏洞,有效提升国家治理;对外加强合作,完善化学品监管,切断非法交易网络,而不是用关税手段胁迫他国。将芬太尼滥用问题与加征关税挂钩,只会让这一问题的治理之路变得更加艰难,让自己“中毒”越来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