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遥感技术大会聚焦激光扫描技术新突破
第二届遥感技术大会聚焦激光扫描技术新突破
第二届遥感技术与测量测绘国际学术会议(RSTSM 2025)将于2025年2月28日至3月2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由德国吕讷堡大学、南昌大学等机构联合主办,旨在为遥感、测量、测绘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共享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的平台。
作为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激光扫描技术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康世昌研究团队依托唐古拉冰冻圈与环境西藏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采用先进的地面三维激光扫描(TLS)技术,对长江源区的岗陇加玛冰川进行了长达5年的监测研究。
该研究通过运用Multiscale Model to Model Cloud Comparison(M3C2)算法,以厘米级精度对岗陇加玛冰川下游的变化进行了全面刻画。研究结果显示,2017至2022年间,岗陇加玛冰川的消融速率显著加快。冰川末端总计变薄13.305米,非夏季的消融量占全年冰量损失的约28%,而夏季的消融速率则比其他季节高出2.6到4倍。此外,冰面河道与湖泊的演变也是冰川局部融化和崩塌的重要影响因素。观测期间岗陇加玛冰川的总物质负平衡达到了2.58米水当量,物质平衡线在海拔5800米左右。
这一研究成果凸显了TLS技术在冰川观测中的巨大潜力,展示了其在捕捉冰川变化细节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精细刻画冰川表面特征,TLS技术显著提升了我们对冰川动力学的理解。研究团队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如何利用点云数据定量化冰川运动,并精准分割冰川运动与物质平衡。此外,如何将TLS技术与无人机监测(如UAV-SfM等)遥感数据进行融合,以获取更全面的高分辨率冰川变化数据,也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除了在冰川观测领域的应用,激光扫描技术还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工业制造领域,激光扫描镜头可用于工件检测、质量控制等,可快速获取零件三维形状信息,检查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确保生产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在建筑测量与设计领域,激光扫描镜头可以快速捕捉建筑物和室内环境的3D形状信息,用于建筑设计、建设规划、维护管理等。在地质学领域,激光扫描镜头还可用于地质勘探,捕捉地表和地下地质体的形状信息,帮助地质学家研究地貌变化、地层结构、矿产资源等。在虚拟现实和游戏开发领域,激光扫描镜头可以捕捉现实世界物体的形状并将其转换为虚拟世界中的3D模型,创建逼真的虚拟环境和角色。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激光扫描技术必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更精确、更高效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