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老城保护新动向:合院式建筑修缮技术导则出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老城保护新动向:合院式建筑修缮技术导则出台

引用
人民网
13
来源
1.
http://bj.people.com.cn/n2/2024/1213/c14540-41074417.html
2.
https://m.sohu.com/a/765498320_121124715/?pvid=000115_3w_a
3.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40527
4.
https://www.sohu.com/a/773111350_121926274
5.
https://m.sohu.com/a/781745734_121124384/?pvid=000115_3w_a
6.
https://www.beijing.gov.cn/zhengce/zhengcefagui/202405/t20240510_3670457.html
7.
https://www.beijing.gov.cn/zhengce/zcjd/202405/t20240510_3670455.html
8.
http://www.siheyuan.cc/mobile/article/622.html
9.
http://www.siheyuan.cc/mobile/article/72.html
10.
http://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4/0528/6983.html
11.
https://news.bjd.com.cn/2025/01/03/11024593.shtml
12.
http://www.siheyuan.cc/mobile/article/240.html
13.
https://m.toutiao.com/article/6950548106136109575/

近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印发《北京市合院式历史建筑修缮技术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这是北京首个针对历史建筑修缮出台的技术规范,为合院式历史建筑的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01

《导则》出台背景与意义

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大量合院式历史建筑,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四合院。这些四合院不仅是居住场所,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四合院面临着年久失修、随意改建等问题,亟需科学的保护措施。

为落实《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切实做好历史建筑维护修缮工作,推动精细化保护管理,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研究制定了这一技术导则。《导则》的出台,填补了北京在历史建筑修缮技术标准方面的空白,为保护这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建筑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

02

《导则》核心内容解读

《导则》对合院式历史建筑的修缮工作提出了系统性的技术要求,涵盖勘察测绘、保护施工方案、保护修缮施工到验收的全流程。其核心亮点在于强调了“完整性原则”,即建筑与院落环境需整体维护修缮,同时保护不同历史阶段的重要痕迹。

具体来说,《导则》将合院式建筑分为木结构和砖木结构两类,分别提出针对性的修缮重点:

  • 木结构建筑:重点修缮木构架、木柱、木构件,包括抽换、墩接、挖补等措施
  • 砖木结构建筑:侧重墙体加固、外墙清洗、楼面和屋架加固

在修缮原则上,《导则》提出了“恢复原状”和“保留现状”两种干预方式。对于有明显后期改动的部位,经专家论证后可选择原状恢复或维持现状进行修复。

值得一提的是,《导则》特别强调了对历史环境要素的保护。这些要素包括院落内的上马石、影壁、铺地、树木等,它们与建筑单体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文化景观,需要统筹考虑、一同修缮。

03

政策创新与突破

《导则》的出台体现了北京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的创新思维:

  1. 系统性保护:首次将建筑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避免了以往“只见建筑不见院”的保护模式。

  2. 分类施策:根据不同建筑结构类型制定针对性保护措施,提高了修缮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3. 兼顾现代需求:在保护历史价值的同时,允许适度引入现代设施,如太阳能、雨水收集系统等,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4. 专家评审机制:建立专家论证和评审制度,确保修缮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04

实际案例:政策落地见成效

《导则》出台后,北京多个历史文化街区的修缮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以菜市口西片区为例,该地区通过申请式退租政策,已累计完成8000余户居民的腾退工作。在修缮过程中,严格按照《导则》要求,不仅保护了建筑本体,还恢复了院落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在东城区雨儿胡同,通过“一院一策”的精细化保护模式,不仅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还保留了胡同的传统文化氛围。修缮后的院落既保留了传统风貌,又融入了现代生活功能,成为活态保护的典范。

05

展望:从保护到活化

《导则》的出台标志着北京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迈入新阶段。它不仅是一部技术规范,更是推动历史建筑从静态保护走向活态利用的重要抓手。通过科学的修缮和合理的利用,这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合院式建筑将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展现北京历史文化魅力的窗口。

未来,随着《导则》的深入实施,我们有理由期待,北京的老城保护工作将更加精细化、科学化,历史建筑将在新时代展现出新的活力与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