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皈依三宝":仪节、词句与注意事项详解
佛教"皈依三宝":仪节、词句与注意事项详解
佛教中的"皈依三宝"是每位佛教徒必经的重要仪式,它不仅是简单的形式,更蕴含着深刻的宗教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皈依三宝的具体仪节、词句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佛教传统。
皈依词与仪节
皈依三宝的词句其实很简单,但在皈依之前最好先能念熟。受皈依的人,都是在皈依之时,由皈依师念一句跟一句。皈依词共为三皈三结,具体如下:
我某甲(法名或本名均可),
尽形寿皈依佛。
尽形寿皈依法。
尽形寿皈依僧。
(说三遍之后)
皈依佛竟,
皈依法竟,
皈依僧竟。
(也说三遍)
前面三皈说三遍,便是三皈依戒的正授,后面的则为三皈的三结。皈依的紧要关头,便在三说三皈的正授之时,纳受三皈依的无作戒体,也就在此正授之际。
传统仪节与简化版
从宗教情绪的养成和培植上说,受戒的仪式愈隆重,愈能激发虔诚之心。明末南京宝华山的见月律师,编了一部《三皈五戒正范》,共有八个主要项目:
- 敷座请师
- 开导
- 请圣
- 忏悔
- 受皈
- 发愿
- 显益劝嘱
- 回向
若就实用而言,在《三皈正范》所列的八个项目之中,简直可说是缺一不可的。但弘一大师对此也有批评,认为其中所用的文字皆是文言,如果皈依师照本宣读,那对受皈依的人是无法吸收的。
现在试拟一个简式如下:
- 皈依师礼佛坐定之后,受皈依者双膝长跪,两手合掌。
- 皈依师略为开示皈依三宝的意义之后,即教受皈依者念悔过偈: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
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 - 接著便是三皈依的正授与三结:
我某甲,
尽形寿皈依佛,
尽形寿皈依法,
尽形寿皈依僧。
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 - 再念三皈三结下面的三誓:
我某甲,
皈依佛竟,宁舍身命,
终不皈依天魔外道。
我某甲,
皈依法竟,宁舍身命,
终不皈依外道邪说。
我某甲,
皈依僧竟,宁舍身命,
终不皈依外道徒众。
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 - 教发四弘誓愿:
我某甲,众生无边誓愿度。
我某甲,烦恼无尽誓愿断。
我某甲,法门无量誓愿学。
我某甲,佛道无上誓愿成。
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 - 皈依师略示皈依的功德,并策勉依教奉行,即教念回向偈:
皈依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诸佛净乐土。
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皈依后的戒律与注意事项
皈依三宝后,的确有一些应该戒禁的事项。上品皈依者,三宝诸戒,自然具足;即使下品皈依者,也应只食五种净肉(不疑为我杀、不见杀、不闻杀、自死、鸟兽食残),并且不得作屠业、酒业、淫业、赌业等的作恶行业,每年的正五九月,每月的六斋日(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及月底最后两日),要持戒斋。
皈依三宝,另有一个非常要紧的观念,必须明白:我们皈依三宝之后,即是皈依了十方三世的一切三宝,所以在回向偈之下,有“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第一句是一切佛宝,第二句是一切僧宝,第三句是代表无上的法宝。在此三句之中,包括了理体与事相的三宝。我们现在是以事相的为主。所以应该恭敬供养一切佛菩萨的圣像,一切佛教的典籍,一切佛教的出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