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节非遗热:胶东花饽饽成新宠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38:4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节非遗热:胶东花饽饽成新宠

2025年春节前夕,一场非遗文化热潮正在席卷全国。美团旅行数据显示,自2025年1月1日起,“春节旅游”整体搜索量同比上涨328%,其中“非遗”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174%。在众多非遗项目中,胶东花饽饽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这个春节最受欢迎的非遗体验之一。

胶东花饽饽,这种源自山东的传统面食,承载着胶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以面粉为原料,经过精细制作和特殊的发酵工艺而成。花饽饽的历史可追溯至300多年前,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胶东地区,花饽饽不仅是民间节日、庆典和婚嫁等场合的重要食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胶东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民间风俗。

近年来,胶东花饽饽不断创新,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焕发出新的生机。在2024年腊月二十九,由鲁采主办的“龙行勃勃——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年特展”在北京三元桥店开幕,以“龙生九子”为主题,展出十件花馍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花饽饽的传统技艺,更融入了现代审美,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参观体验。

花饽饽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外观上,更体现在其传播方式上。通过线上直播、线下体验等营销手段,花饽饽被更多人所知晓和喜爱。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花饽饽的制作视频频频走红,吸引大量网友关注。这些视频不仅展示了花饽饽的制作过程,更传递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年轻人对非遗文化的热情,不仅体现在观赏和体验上,更体现在学习和传承上。越来越多的“95后”“00后”成为花饽饽习俗传承人。他们不仅传承了手艺和匠心,还善于与时俱进,不断推出“新品”“潮品”,让花饽饽这一传统技艺更加现代化、生活化。

然而,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部分非遗项目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如天津联升斋刺绣艺术博物馆最年轻的绣娘已有40多岁,难以吸引年轻人投身这一行业。此外,非遗项目的国际传播也面临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的挑战。一些非遗传承人虽在相关领域造诣颇深,但缺乏国际语言表达能力,难以有效传播非遗文化。

面对这些挑战,专家建议,应加强非遗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提高国际传播人才的专业素养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非遗传承与体验中心,将非遗充分整合进入境旅游项目,增强外籍游客体验感。此外,还应与海外文化机构和旅游组织建立合作关系,联合策划和举办非遗推广活动,增加非遗的国际曝光度和认知度。

非遗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春节,非遗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人的目光。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非遗文化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