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定住七仙女:一个行为引发的多重解读
孙悟空定住七仙女:一个行为引发的多重解读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定住七仙女的情节发生在蟠桃园事件中。当时,他被任命为蟠桃园的管理者,在此期间偷吃了许多仙桃,并在七仙女前来摘桃时将她们定住。
事件还原:孙悟空的愤怒与定身法
原著中对这一场景有详细的描写。当孙悟空得知自己未被邀请参加蟠桃会时,他感到愤怒和不满。于是,他施展定身法将七仙女定住:
好大圣,捻着诀,念声咒语,对众仙女道:“住!住!住!”这原来是个定身法,把那七衣仙女一个个睖睖睁睁,白着眼,都站在桃树之下。大圣纵朵祥云,跳出园内,径奔瑶池路上而去。
行为动机:自尊心与反抗精神
孙悟空定住七仙女的行为,表面上是对七仙女的拦截和质问,实则是他对天庭不公平待遇的反抗。作为齐天大圣,却未收到蟠桃会的邀请,这无疑是对孙悟空自尊心的打击。他通过定住七仙女,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抗议。
七仙女的反应与争议
七仙女被定住后,直到一周天后才自动解除。当她们向王母娘娘汇报时,却称孙悟空"行凶拷打":
王母问道:“汝等摘了多少蟠桃?”仙女道:“只有两篮小桃,三篮中桃。至后面,大桃半个也无,想都是大圣偷吃了。及正寻间,不期大圣走将出来,【行凶拷打】,又问设宴请谁。我等把上会事说了一遍,他就定住我等,不知去向。只到如今,才得醒解回来。”
这一描述与原著中孙悟空仅使用定身法的描写不符,引发了读者的质疑。有观点认为,七仙女之所以这样说,可能是出于以下原因:
定身法带来的痛苦:被定住的仙女们"一个个睖睖睁睁,白着眼",这种痛苦体验让她们感觉受到了"行凶拷打"。
避免惩罚:天庭规矩严格,七仙女担心因迟到而受罚,因此夸大事实以推卸责任。
成书过程中的矛盾:也有可能是《西游记》成书过程中不同版本的融合导致的叙述矛盾。
深层寓意:修心与成长
从更深层的角度来看,这一情节反映了《西游记》中"修心"的主题。孙悟空通过这一系列事件,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需要约束,为后来跟随唐僧取经、修炼成佛埋下伏笔。
正如一位网友所言:"西游明写仙魔斗法故事,实写孙悟空的修心的历程,以此启迪世人。"这一情节不仅是孙悟空个人的反抗,更是他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一环。
现代解读: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现代读者对这一情节有着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孙悟空的行为体现了对理想的坚持,即使面对不公平也要勇于反抗;也有人认为这是对权威的挑战,反映了个体对制度的质疑。
这一情节之所以引发热议,正是因为其中蕴含的多重意义。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神话故事,更折射出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现实。通过孙悟空定住七仙女这一行为,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理想有反抗的英雄形象,也引发了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