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谢灵运的永嘉与临海之旅:山水诗篇中的秘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谢灵运的永嘉与临海之旅:山水诗篇中的秘密

引用
光明网
10
来源
1.
https://news.gmw.cn/2024-03/01/content_37176555.htm
2.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7A01S3K00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69172
4.
https://m.qidian.com/ask/qgtycnjjdlw
5.
http://book.newdu.com/m/view.php?aid=27717
6.
https://www.scribd.com/document/793781902/%E6%96%87%E5%8C%96%E8%8B%A6%E6%97%85-%E4%BD%9C%E8%80%85-%E4%BD%99%E7%A7%8B%E9%9B%A8
7.
https://www.gushiwen.cn/mingju/juv_14c7c39a5735.aspx
8.
https://www.zjxc.gov.cn/col/col1488330/index.html
9.
https://m.gushiwen.cn/mingju/juv_31702135b6d7.aspx
10.
http://www.lubanyouke.com/38831.html

公元422年,38岁的谢灵运被贬为永嘉郡太守。当时的永嘉郡(今浙江东部)虽然开发有限,但山水之美不减后世。谢灵运的到来,不仅为这片土地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也开启了中国山水诗的新篇章。

谢灵运在永嘉的游历始于富春渚,他遥望云雾中的定山,欣赏桐庐的灿烂阳光,在石关亭感受清凉月色,在七里濑体验急流峭岸的冷峻,在严子濑触摸水色缥碧的温柔。这些美景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也让他暂时忘却了仕途的失意。

在永嘉郡治永宁县,谢灵运的游历更是达到了高潮。深秋时节,他带着干粮和登山杖,与众多仆从一同前往绿嶂山。在落日余晖下,他欣赏着水波微动的清冷,感受着绿竹的青翠,品味着溪涧的曲折蜿蜒。孟冬时节,他又来到横阳县(今平阳县)的岭门山,将“千圻邈不同,万岭状皆异”的奇景刻在心间。

景平元年(423年)春,谢灵运踏春出游,登戍石鼓山,极目远眺左侧的开阔之地,回首凝望右侧的狭长地带。余晖映在水面,增加了溪涧的波澜;云气升腾,平添了山岭的层次。抽出嫩茎的白芷,发了新叶的绿苹,终于让这个春天变得色彩明媚。

作为一个资深旅行家,谢灵运总是在不断寻觅更奇、更险、不为人知的风景。石室山远在偏僻乡村,长期不为人知,他便放舟远行,只为“莓莓兰渚急,藐藐苔岭高”。遍览赤石山,他仍游兴不减,从早到晚都住在船上,只为“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弃舟向南,他远登仙岩山,只为寻觅远祖黄帝的遗迹。

在这样的旅行“强度”下,谢灵运终于把永嘉江南北两地都游览遍了,只是江北许久不去,想再去寻找新的风景。正乘船横渡,突然发现“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登上孤屿山,但见“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自己仿佛也飘飘欲仙了。

谢灵运在永嘉的游历和创作,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独特感悟,也体现了他作为山水诗奠基人的艺术成就。他的诗作中,既有“池塘生春草”的细腻描绘,也有“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的宏大景象,更有“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的意境之美。

然而,永嘉的山水虽然让谢灵运流连忘返,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景平元年(423年)秋,他任期未满便称病去职,离开永嘉郡,返回故乡的始宁墅。他从小被寄养在钱唐,后又在都城建康生活到永初三年,直到赴任永嘉的途中,才在始宁墅盘桓数日。所以,此前时常思念的故乡于他还是陌生的山水。

沉醉山水的谢灵运不但用双脚丈量了始宁的每一寸土地,还参与风景的创造。他辟荆棘,伐竹木,改造、扩建祖父谢玄留下的东山庄园,在东山石壁峰建招提精舍,招待四方游僧,在远离东山的南山(即嶀山)另建新园,并把故乡的一草一木都记录在他的名篇《山居赋》中。他在“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的巫湖晚眺春景,在“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的斤竹涧怀念作古的好友庐陵王,在“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的石壁峰流连忘返,在“群木既罗户,众山亦对窗”的自家田园悠游。此时,高士王弘之、孔淳之都相距不远,高僧昙隆、僧镜、法流等也在始宁栖身,可以经常与他结伴遨游。想来,故乡宁静的山水和志趣相投的知音,暂时抚平了他心灵的褶皱。

三年后,刘宋文帝征谢灵运为秘书监,后升任侍中。他不满足做一个点缀风雅的闲臣,故而消极怠工,“出郭游行,或一日百六七十里,经旬不归,既无表闻,又不请急”,借建康郊外山水浇胸中块垒。终于在元嘉五年(428年)春“整驾辞金门”,再次回到故乡这个避风港。此后,谢灵运与他的“四友”谢惠连、何长瑜、荀雍、羊璿之赏诗文、游山泽。

为了登山,他发明了一种活齿木鞋。鞋底安装了两个木齿,上山时卸下前齿,下山时卸下后齿,人称“谢屐”“谢公屐”。这种鞋登山是否好用不得而知,我们需要知道,谢灵运出行可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背包远行的驴友。他每次出行都有一个大的补给部队。永嘉六年秋,他甚至带着数百仆从,从始宁南山伐木开道,一直开到临海郡,惊动了临海太守王琇。王琇开始误以为是山贼作乱,后来得知是谢灵运的开山队伍才安心。有前行部队把前面的树都砍了,这能不好走吗?一般人要尝试谢公屐,可没有他这样的条件。

谢灵运在临海的游历虽然不如永嘉时期详细记载,但他的足迹依然遍布当地的名山胜水。他在临海的诗作中,展现了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登江中孤屿》中的“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描绘了江中孤屿的壮丽景色,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中的“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则体现了他对自然变化的深刻体验。

谢灵运在永嘉和临海的游历,不仅为他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也为中国山水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他的诗作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山水诗独特的艺术魅力。谢灵运的永嘉与临海之旅,不仅是他个人的游历,更是中国山水诗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