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推荐:中医养生法缓解牙齿松动
首都医科大学推荐:中医养生法缓解牙齿松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解昱表示,通过中医外治法如按摩疗法、含嗽疗法、夹药疗法等可以有效缓解牙齿松动。这些方法不仅减少了内服药物的毒副作用,还能在日常生活中简单操作,达到良好的保健效果。中医强调“上医治未病”,建议大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注意牙齿保健,比如饭后用茶水或清水漱口,每日叩齿等。
中医外治法的具体操作
叩齿吞津
民间有谚语“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每旦以一捻盐纳口中,以暖水含,揩齿及叩齿百遍,为之不绝,不过五日,口齿即牢密。凡人齿龈不能食果菜者,皆由齿根露也,为此盐汤揩齿、叩齿法,无不愈也,神良。”叩齿是中国古老的健齿方法。齿为骨之余,经常叩齿会使人筋骨强壮,神清气爽。
叩齿如配合吞津,可以健脾益胃、纳气补肾。练习方法:先叩齿36次。四指握拇指,抵腰,排除一切杂念、心静,呼吸均匀,意念内观五脏,慢慢吐气,呼吸平静后,以舌头搅动唇齿、内外漱口,口水暂不咽下。连续做三次,将津液吞咽,气入丹田。每天坚持,持之以恒,可调节牙周组织血液循环、增强咀嚼肌功能和唾液分泌、促进牙齿与牙周健康。
口腔按摩
口腔按摩是利用手指或借助某些器械(如牙刷等)按摩牙龈等部位的保健方法,可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目的,同时对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维护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延缓衰老起到积极作用。下面介绍用手指按摩和用牙刷按摩的具体做法。
手指按摩是指用双手指腹放在口腔外部与牙龈相对的部位,上下按摩唇部周围的皮肤。然后用食指或中指在口腔内牙龈部位按摩,上下、左右、里外的牙龈都按摩到,每个部位10次左右,每日1~2次。如果有牙结石,应先洗牙后再按摩,以免刺激牙龈组织。
牙刷按摩是在刷牙时用刷毛在牙龈部位轻压做颤动和轻微旋转动作,一个部位接一个部位的移动,直至全口牙龈都按摩到。每日坚持,持之以恒,可以起到牙龈保健的作用。
药膳疗法
药膳疗法是通过调整饮食搭配来达到祛邪除病的目的,在我国历史悠久,对于口腔疾病的预防和保健也有一定的作用。
比如葫芦瓜和冰糖煮糖水,有清热利尿、除烦止渴的功效,对口疮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豆腐石膏汤有清肺热、降胃火、解毒、润燥的功效,可以治疗胃热牙痛、口疮、咽喉炎等症。白糖煮葛粉有清热解酒、止渴除烦的作用,可治疗胃火牙痛、口疮、咽痛等症。胖大海加冰糖煮水,有清热、解毒、润肺功效,可以治疗咽喉干燥疼痛、牙龈肿痛等症。花生煲大蒜可治疗脾虚寒湿所致的慢性牙龈出血等症。红枣羊骨糯米粥有补脾养血、补肾益气、健骨固齿等功效,可以治疗小儿牙齿生长缓慢。
中药外治
由于口腔疾病大多表现在局部,中药外治法在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厚朴、红花能抑制致龋菌产酸,有预防龋齿的作用,可以局部涂抹。细辛、花椒、白胡椒、五倍子等药物打粉配合冰片,塞入龋洞内可以止痛。用金银花水,或黄连、黄柏、黄芩共煮水,饭后漱口,有助于减缓牙龈肿痛。两面针、黄芩、田七、厚朴、人参、肿节风等药外敷,有消炎、止血、抗龋、脱敏的作用。中成药养阴生肌散、冰硼散可以治疗口疮。金银花、竹叶、白芷、薄荷各等量,煮水含漱,也可用于治疗口疮。
这里还不得不提到北宋的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他非常喜欢研究养生之道,尤其注重口腔健康保健。《东坡志林·治眼齿》中提到“目忌点洗。目有病,当存之,齿有病,当劳之,不可同也。治目当如治民,治齿当如治军,治民当如曹参之治齐,治军当如商鞅之治秦。”《古今医统大全》还记载了苏东坡浓茶漱口法,即将茶叶泡成浓茶,饭后漱口,能将食物残渣漱掉的同时也能消除牙虫。现代研究发现,茶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和茶黄素,能够防龋。
中药刷牙方的临床应用
讲一个医案,小魏今年才四十三岁,在两年前经常性的出现牙痛,都说“牙痛不是病”,每次牙痛的时候呢,就吃一些去火药或者消炎药。
但是去年,刷牙的时候这水温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要不然刺激的牙根直疼。照镜子发现自己的牙变长(chang)了。这一下把小魏吓坏了,就赶紧去医院看牙。
大夫通过检查之后告诉小魏,你这个牙周炎情况已经发展到中度。牙龈已经出现了退缩牙根露了出来。所以,你刷牙的时候水温如果过凉过热,就会刺激的牙齿不舒服。
这时候小魏才知道自己有牙周炎,而且发展到重度。
并且大夫告诉小魏,如果再不注意牙齿的保护发展,到重度牙周炎,牙齿就会出现晃动严重的就会拔牙装假牙。
很多人的情况都和小魏一样,都认为牙齿问题是一个小问题。更是不知道牙龈出血红肿,上火牙痛,牙龈萎缩,牙齿松动,这都是表现根本原因是牙周炎引起的。
据统计,在35岁的成年人当中,90%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炎。而超过50%的人不知道自己患有牙周炎,更不知道如何去预防和治疗牙周炎。
那该如何正确预防和治疗牙周炎呢?
牙周炎作为一种慢性的口腔疾病,中医在预防和治疗上效果可能更好。早在千年之前,中医对牙周炎就很有研究。牙周炎中医称为“牙宣“。认为引起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中医认为“龈为胃之络”,人过中年以后,脾胃消化功能减弱,则会淤积形成胃火。胃火就会上行至牙龈,引起口臭、牙龈出血肿痛、牙龈萎缩等问题。
其次,“肾主骨,齿为骨之余”,俗话说“人过四十肾气过半”,当肾气亏虚。牙齿则会出现酸软疼痛、咬合无力、敏感刺疼。若肾气亏虚严重,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那中医是如何来解决牙周炎的呢?
中医有一个很“巧妙”的方法。就是使用具有养肾气和去胃火的中药,每天坚持来刷牙。这样遵循了慢病慢治的原则,每天清洁口腔的同时又对牙周炎有一个很好的防治作用,对牢固牙齿和保护牙龈有相当不错的效果。
中药刷牙的方法已经传承了上千年,有很多中药刷牙方传承下来。如《兰室秘藏》记载之东垣牢牙散、《严氏济生方》记载之申先生铁瓮方牙药、杨龙九之牢牙散、赵荣福的立户方、遗山牢牙散等诸多中药刷牙方传承。
自古传承的中药刷牙方有很多种。但均是围绕着“祛胃火和养肾气”这两点出发。
今天就来介绍一个立户方中药刷牙的小方子。其由八种草本组成:女贞子、旱莲草、大青盐、羌活、升麻、薄荷、冰片、寒水,各取适量,研为细末,早晚用来刷牙。方中,寒水石可除五脏伏热,清热降火,尤其适合经常牙龈上火红肿,已经出现牙龈萎缩的人群;
升麻、薄荷、冰片:能去口臭、止牙痛、解口腔溃疡;
女贞子、旱莲草能滋养肾气去虚火,可解咀嚼无力、牙齿酸软、牢固牙齿。
这里要叮嘱一下,使用中药刷牙和我们平常是用牙膏刷牙,它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日常使用的牙膏,多是以清洁和杀菌消炎为主。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需要更换牙膏来回避耐药性这个问题。
而使用中药刷牙,它是以养护为原理,随着你用的时间越长效果会越好。所以使用中药刷牙能见到少许的效果,一定要坚持使用。
前面说到的小魏,在中医大夫的建议下,坚持使用中药刷牙。用了一个多月之后,牙齿敏感的情况好了很多,吃点热的冷的也不那样刺痛了。这一点让小魏特别意外。还有就是明显感觉吃东西有利了不?牙齿也不能那样酸软了……
后记:小故事大道理,牙周炎中医称“牙宣或牙疳”。过了四十岁的人。多有肾气不足和脾胃不合胃火旺,则出现上火牙痛,牙齿酸软、敏感怕冷怕热、吃饭塞牙、咀嚼无力、吃饭疼痛甚至牙齿松动等困扰。而使用中药刷牙则是一个好方法。
牙不好烦恼多,推荐一个中药刷牙方,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