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驱动产业升级新纪元
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驱动产业升级新纪元
11月19日,2024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召开,释放出一系列重磅信号:工信部宣布今年将发布第二批400个高水平5G工厂,推动5G+工业互联网在重点行业率先发展。这一消息标志着我国5G+工业互联网发展进入新阶段,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行业应用全面开花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已超1.5万个,覆盖41个工业大类,实现国民经济大类全覆盖。在钢铁、装备、电子、采矿、港口等重点行业,5G+工业互联网正在加速落地。
在钢铁行业,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5G工业物联网创新实验室,实现了各主要生产单元的广泛连接。在南京梅山钢铁的连铸车间里,无人驾驶行车在高温炼钢车间上空“自动驾驶”,行车操作师傅只需坐在操控中心通过监控器远程操控。2023年,梅钢全工序加工成本因此同比下降6%左右。
在电子制造领域,中兴通讯南京智能滨江5G工厂通过5G技术与AGV、机器人、机器视觉等技术的结合,实现了显著的效率提升。其16000平方米的原材料立体分拣中心,通过智能穿梭车和自动物流传输线,将物料拣选效率从3天缩短到2小时,场地节省47%,人效提升100%。
技术创新引领发展
技术创新是5G+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大会上,一系列融合创新成果令人瞩目。中国移动将5G-A与AI结合,释放万物感知、互联、智能的乘数效应;中国电信深化低空经济技术创新,打造5G网联无人机自动方舱。
在武汉阳逻港,中国电信湖北公司建设的5G定制网让操作员足不出户就能完成集装箱的远程操控,作业效率提升30%。百度发布的无代码工具,让不懂代码的人也能像程序员一样构建应用,产品发布3天就有超过5000家企业申请试用。
试点城市引领未来
为推动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工信部启动了首批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建设。南京、武汉、青岛等10个城市将打造具有全国、区域引领效应的产业集群和创新生态。
广州作为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已建成省内最大规模的5G网络,累计建成5G基站约10.6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40.5个。青岛则构建起“一超多专”支撑体系,培育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50余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4个。
展望: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面对5G+工业互联网的广阔前景,工信部已明确下一步发展路径:将制定出台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和“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实施方案,推动网络设施、技术产品、融合应用、产业生态和公共服务升级。
同时,工信部还将稳步推进工业5G独立专网试点,扎实开展“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建设,分行业分领域推进5G工厂建设,推广个性化定制、可视化治理、“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及“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等新模式新业态。
可以预见,在政策引领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5G+工业互联网将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