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碳市场试点:碳金融的未来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碳市场试点:碳金融的未来之路

引用
新浪网
12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08-09/doc-inchzxzy0638290.shtml
2.
http://www.ncsc.org.cn/xwdt/gnxw/202407/t20240722_1082097.shtml
3.
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2/content_6934526.htm
4.
https://www.reach24h.com/carbon-neutrality/industry-news/carbon-market-development-2024
5.
https://www.efchina.org/Blog-zh/blog-20241111-zh
6.
https://www.climatebridge.com/publication/165.html
7.
http://www.greenfinance.org.cn/displaynews.php?id=4445
8.
http://www.greenfinance.org.cn/displaynews.php?id=4469
9.
https://www.develpress.com/?p=6259
10.
https://www.nea.gov.cn/2024-08/09/c_1310784088.htm
11.
https://iigf.cufe.edu.cn/info/1013/9570.htm
12.
http://210.14.65.66/_d3/c17/20250116/i280234.phtml

2021年7月,中国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电力行业为突破口,开启了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篇章。经过两年多的运行,中国碳市场已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市场,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的40%以上。

01

碳市场试点:从地方探索到全国统一

早在2011年,中国就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等7个省市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这些试点地区在制度设计、市场运行和监管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全国碳市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首批纳入2257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截至2024年7月,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量达4.66亿吨,累计成交额达270.26亿元。第二个履约周期的交易规模较第一个履约周期分别上涨47.01%和125.26%,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02

碳金融创新:从单一产品到多元化发展

随着碳市场的不断完善,碳金融产品也从单一走向多元化。金融机构积极探索碳债券、碳基金、碳远期等创新产品,为碳市场参与者提供多样化的融资和风险管理工具。

例如,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截至2024年6月末,对公绿色信贷余额达3437亿元,三年平均增速超过55%。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推出碳远期产品、碳回购业务和碳中和指数,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

03

政策法规:为碳市场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2024年2月,国务院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这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首部专项法规。《条例》明确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规范了交易活动,强化了数据质量管理,并对违法行为设定了严格的处罚措施。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将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尽快将钢铁、水泥、铝冶炼等重点排放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同时,逐步推行免费分配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配额分配方式,优化市场机制,提升碳价的真实性。

04

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中国碳市场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市场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金融产品创新仍需加强,风险管理工具相对缺乏。此外,数据质量控制和市场监管仍是重要课题。

专家建议,金融机构应积极拥抱新技术,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同时,加强国际合作,提升中国碳市场在国际碳定价中的话语权。

随着国家对碳中和目标的坚定承诺,以及碳市场的不断完善,中国碳金融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金融机构作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应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碳市场的繁荣和经济的绿色转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