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高发!急性胃肠炎并发症如何应对?
夏秋高发!急性胃肠炎并发症如何应对?
夏秋季节是急性胃肠炎的高发期,据上海徐汇区2017-2023年的监测数据显示,成人腹泻病的病原体以诺如病毒为主。而最新研究还发现,COVID-19也可能引起胃肠道症状,包括腹泻、恶心、呕吐等,这进一步提醒我们关注胃肠健康的重要性。
急性胃肠炎的常见并发症
急性胃肠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身体健康。
脱水与电解质紊乱:频繁呕吐和腹泻可导致大量水分及电解质丢失,引起低钠、低钾血症等,严重时甚至引发休克或昏迷。
肠狭窄:长期炎症刺激可能导致肠道瘢痕形成,进而引发肠腔变窄,出现便秘等症状。
肛管炎与肛窦炎:反复腹泻可能诱发肛门部位感染,若不及时治疗,有癌变风险。
肠息肉与结肠癌:慢性炎症刺激下,肠道可能出现异常增生,长期发展有癌变可能。
此外,还可能伴随以下症状:
- 腹泻:轻者每日数次稀便,重者可达数十次。
- 腹痛:左下腹阵发性疼痛,排便后缓解。
- 其他表现:如发热、乏力、营养不良等。
如何预防急性胃肠炎?
个人和家庭层面:
保持手部清洁:在餐前、便后、准备食物前和外出回家后,应遵循六步洗手法,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手20秒。
重视饮水卫生和食品安全:喝开水或者合格的瓶装水,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生水。食用蔬菜和水果时要洗净;烹饪加工食品时要做到生熟分开,应使用不同的砧板、刀具及容器处理生熟食品,避免交叉污染;确保食物煮熟煮透,特别是贝类等海产品;外出就餐时,选择卫生条件良好、信誉度高的餐厅。
做好清洁与消毒:做好居室的日常清洁和通风,高频接触的表面和卫生间等关键区域定期消毒;确保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及时处理垃圾,保持整洁卫生。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到均衡饮食、充足睡眠和适度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被感染。
学校和幼托机构层面:
加强健康管理与病例报告:托幼机构和学校应做好学生健康管理,严格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登记查因;一旦发现急性胃肠炎疑似或确诊病例,应立即通知校医或家长,并对患者进行隔离。
加强食品卫生安全:要保证食材采购、储存、加工等环节的食品安全,避免生熟食品的交叉污染;食堂员工应严格遵守个人卫生规范,操作前后彻底洗手,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和帽子。
做好饮用水卫生安全:应定期对供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水质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选择卫生合格的桶装水,并确保饮用水在使用前烧开;定期清洁和消毒饮水设备,提高师生对饮水安全的意识,培养良好的饮水习惯,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生水。
做好环境清洁与消毒:保持环境的清洁,定期使用含氯消毒剂对教室、食堂、卫生间、玩具、教具等高频接触表面进行消毒,使用消毒剂时应按照说明书正确配比和规范使用,现配现用。
规范处理呕吐物:对于病例的呕吐物和粪便,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按照操作指引规范处理。重点消毒被呕吐物、粪便等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和生活饮用水等。
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信群、宣传栏、致家长的信等方式,开展诺如病毒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强调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最简单有效的措施。
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建立以校长、园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诺如病毒防控方案及应急预案,做好处置物资的适当储备,提高学校和托幼机构防控应对诺如病毒胃肠炎的能力,科学有效地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真实案例:外卖食品引发的急性胃肠炎
小陈通过外卖平台订购了鸡蛋炒饭、炭烤鸡块等食品,共支付94.82元。食用过程中发现炒饭中的洋葱腐烂发黑,鸡块夹生。随后小陈出现身体不适,腹部剧烈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感,经医院诊断为急性肠胃炎。法院审理后认为,烧烤店向小陈赔偿1000元及医疗费、交通费99.29元。
这一案例不仅充分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强调了赔付标准,也压实了外卖商家作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督促外卖商家严把食品质量关、安全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问答环节
Q:如果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应该如何处理?
A:一旦出现症状,应尽量卧床休息并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补充体液。如果情况持续或加重,请及时就医进行静脉输液治疗。
Q:如何判断食物是否安全?
A:注意观察食物的外观、气味和口感。如果发现食物有异味、变质或未煮熟,应立即停止食用。
Q:学校和托幼机构应该如何预防急性胃肠炎?
A:除了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外,还应做好饮用水卫生安全,定期对供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水质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选择卫生合格的桶装水,并确保饮用水在使用前烧开;定期清洁和消毒饮水设备,提高师生对饮水安全的意识,培养良好的饮水习惯,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生水。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急性胃肠炎的发生,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记住,预防胜于治疗,让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共同守护胃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