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重庆得名之谜:宋光宗与“双重喜庆”背后的真相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重庆得名之谜:宋光宗与“双重喜庆”背后的真相

引用
全历史
6
来源
1.
https://m.allhistory.com/ah/article/5ef75b81fcd3560001551ec8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22835
3.
https://www.sohu.com/a/810762638_121165589
4.
https://www.sohu.com/a/791207334_120756612
5.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02407/%E2%80%9C%E9%87%8D%E5%BA%86%E2%80%9D%E5%BE%97%E5%90%8D%EF%BC%8C%E5%B9%B6%E4%B8%8D%E6%98%AF%E5%9B%A0%E4%B8%BA%E2%80%9C%E5%8F%8C%E9%87%8D%E5%96%9C%E5%BA%86%E2%80%9D.html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7%8D%E5%BA%86%E5%B8%82

重庆,这座西南重镇,自古以来就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关于重庆得名的由来,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双重喜庆”:南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登基,因此将恭州改为重庆府。然而,这一说法真的经得起历史的推敲吗?

01

宋光宗的生平与重庆渊源

宋光宗赵惇(1147-1200),宋孝宗第三子,母为成穆皇后郭氏。他的一生堪称坎坷:原本按长幼顺序难以继承皇位,却因哥哥早逝且自身表现优秀而被立为太子。在位期间,他因皇后李凤娘专权和自身懦弱,导致朝政混乱,最终在绍熙五年(1194)被废黜。

赵惇与重庆的渊源始于他的封王时期。据《宋史·光宗本纪》记载,绍兴三十二年(1162),赵惇被封为恭州王。这一封地选择颇具深意:恭州(今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虽环境恶劣、经济落后,但在南宋时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赵惇在这里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也为日后重庆的改名埋下了伏笔。

02

“重庆”名称的真正含义

淳熙十六年(1189)八月甲午,赵惇登基为帝,随即升恭州为重庆府。这一改动并非简单的地名变更,而是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和文化内涵。

首先,从宋代皇帝登基的传统来看,将封地升格为府是惯例。例如,孝宗登基后将建州改为建宁府,宁宗将嘉州升为嘉定府,理宗将邵州升为宝庆府,度宗将忠州升为咸淳府。赵惇将恭州改为重庆府,正是遵循了这一传统。

其次,“重庆”之名的选取大有深意。光宗登基后有两个重要举措:一是将生日定为重明节,二是将封地改为重庆府。这两个词都含有“重”字,与孝宗退位后居住的重华宫有关。孝宗对待高宗极其恭谨孝顺,光宗作为孝宗的亲儿子,自然要表现得更加优异才能让朝廷上下满意。所以,他给自己选定的年号就是“绍熙”,意思是“继承孝宗的淳熙”。另外,用“重明”(重华圣明)来给自己的生日命名;用“重庆”(重华喜庆)来给自己的封地命名,无一不是在向自己的父亲示好。

“庆”字则体现了吉祥的寓意。从南宋皇帝给封地改名的传统来看,通常会选择“宁”“定”“淳”“庆”等吉祥字眼。而且光宗也比较喜欢这个“庆”字,他曾将孝宗的封地隆庆府也选用了这个字。

03

渝州改名恭州的历史背景

渝州作为重庆的古称,自隋开皇九年(589)至宋崇宁元年(1102)存在了五百多年。然而,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环境恶劣等原因,渝州最终被改名为恭州。

宋代的重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度正曾形容这里“地势刚险,人民重屋累居或结舫水居”,呈现出一种大异于中原的景观。加之瘴气盛行,使得渝州成为仕宦之人的畏途。在这种背景下,改名恭州不仅是行政管理的需要,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这片土地的认知和态度。

04

重庆命名之谜的真相

综上所述,“重庆”之名并非简单的“双重喜庆”,而是宋光宗赵惇登基后,遵循宋代皇帝登基提升封地的传统,同时结合政治和文化考量而做出的精心选择。这一改动既体现了对孝宗的尊崇,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重庆的命名之谜,如同这座城市的历史一样,充满了曲折和深意。从巴国到江州,从渝州到恭州,再到重庆府,每一次地名的变更都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而“重庆”这个名字,不仅承载着八百多年的历史记忆,更凝聚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追求吉祥的美好传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