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4文旅新风尚:数字艺术博物馆的设计潮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4文旅新风尚:数字艺术博物馆的设计潮流

引用
搜狐
10
来源
1.
https://m.sohu.com/a/758600087_121119242/?pvid=000115_3w_a
2.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4-07/23/nw.D110000renmrb_20240723_1-20.htm
3.
https://www.cafa.com.cn/cn/news/details/8332636
4.
https://m.163.com/dy/article/JF421RAI0538VQMO.html
5.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9/t20240905_5775937.shtml
6.
https://www.mct.gov.cn/whzx/whyw/202412/t20241209_956751.htm
7.
https://www.tripvivid.com/44363.html
8.
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aboutus/%E3%80%90%E6%96%B0%E9%97%BB%E3%80%91%E2%80%9C%E7%94%9F%E5%91%BD%E8%89%BA%E6%9C%AF%E2%80%94%E2%80%94%E9%A9%AC%E7%8E%8B%E5%A0%86%E6%B1%89%E4%BB%A3%E6%96%87%E5%8C%96%E6%B2%89%E6%B5%B8%E5%BC%8F%E6%95%B0%E5%AD%97%E5%A4%A7%E5%B1%95%E2%80%9D%E5%85%A5%E9%80%89%E2%80%9C2024%E5%B9%B4%E6%96%87%E5%8C%96%E5%92%8C%E6%97%85%E6%B8%B8%E6%95%B0%E5%AD%97%E5%8C%96%E5%88%9B%E6%96%B0%E7%A4%BA%E8%8C%83%E4%BC%98%E7%A7%80%E6%A1%88%E4%BE%8B%E2%80%9D
9.
https://www.cdcgc.com.cn/detail/1473
10.
http://app-yangbo.cctv.cn/aboutus/index.shtml

2024年,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年度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其中“国家自然博物馆数字人及AR导览”等10个案例入选十佳案例。这些创新实践不仅展示了数字技术在文旅领域的最新应用,也预示着数字艺术博物馆正在成为文旅新风尚。

01

创新实践:数字技术赋能艺术展览

数字艺术博物馆的创新实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提升展览效果;二是通过数字人、AI等技术优化导览服务。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让艺术“活”起来

在齐白石沉浸式数字光影艺术展中,金东数创运用全息呈现、数字孪生等技术,以《天趣画境》为主题,围绕齐白石的艺术人生,打造了国内首个齐白石数字艺术展。展览通过裸眼3D、曲面投影等技术手段,让观众沉浸式体验齐白石的艺术世界。

在“万竹山居”单元,金东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通过竹林、雾森与数字投影,再现画中意境,竹壁上展示白石书法,流水声、鸟鸣萦绕。穿竹林过木桥,见数字流水与欢游鱼虾,轻雾散去,现抽象画屋与波光水塘,飞鸟掠过山林。金东以此数字艺术重现白石家乡记忆,描绘文人理想隐居,亦即齐白石心中的乌托邦。

在“一花一世界”单元,金东通过曲面投影和数字创意,活化大师笔下的花鸟鱼虫,呈现四季花木生长、鸟啼虫鸣的生动场景,展现齐白石内心的热爱与创作激情。

在“白石画屋”单元,观众可以步入齐白石的画室,通过画室中央放置智能绘画触屏桌,在画案上挥毫书写,留下自己的作品。通过AR数字技术,感受画中之物拥有生命的律动。

数字人与AI:让导览更智能

国家自然博物馆应用人工智能、增强现实技术打造数字人,提供沉浸式导览服务,提升游览趣味性、便利性。这种数字人不仅能提供基础的导览信息,还能根据游客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推荐,甚至与游客进行简单的互动。

02

影响与挑战:数字艺术博物馆的双刃剑

数字艺术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积极影响

  1. 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博物馆能够提供更高效、更个性化的服务。例如,数字人导览可以同时为多位游客提供服务,AR技术可以让游客以全新的方式欣赏展品。

  2. 扩大受众范围:通过线上展览、虚拟游览等形式,数字艺术博物馆打破了时空限制,让全球观众都能欣赏到珍贵文物。据统计,2021年全国各类博物馆线上展览已达3000余个,网络总浏览量超过41亿。

  3. 创新文化表达方式:数字技术为艺术创作和展示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例如,话剧《苏堤春晓》开辟“第二现场”,创新实现全国六地与北京首演现场“同时共在、千里共赏”,让舞台艺术通过信息化手段传播普及。

面临的挑战

  1. 技术与艺术的平衡:过度依赖技术可能会模糊技术与艺术的界限,甚至影响艺术创作的本真性。正如专家指出的,“在现在的一些数字艺术中,许多创作者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数字技术的应用上,而不是艺术的本体上。”

  2. 创造力的衰萎:随着AI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人担心这可能会影响人类的创造力。艺术创作的核心是人的创造力,而AI的介入可能会削弱这种能力。

  3. 知识产权保护:数字技术虽然带来了便利,但也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鼓励创新的同时保护艺术家的权益,是数字艺术博物馆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03

未来展望:数字艺术博物馆的发展方向

面对机遇与挑战,数字艺术博物馆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1. 技术创新与艺术本体的平衡:在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展览效果的同时,更要注重艺术内容的深度和质量,避免技术喧宾夺主。

  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完善的数字艺术作品版权保护机制,既鼓励创新,又保护创作者权益。

  3. 提升观众参与度与互动性:通过更多元的互动方式,让观众不仅仅是参观者,更是艺术体验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4. 推动跨领域合作:加强博物馆、科技企业、高校等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数字艺术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数字艺术博物馆作为文旅新风尚,正在以创新的方式连接过去与未来,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艺术体验。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其发展前景依然广阔。正如专家所说,“数字技术的发展是历史的潮流,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其飞跃向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