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成都生物所揭秘:蛇类生理结构之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成都生物所揭秘:蛇类生理结构之谜

引用
中国科学院
8
来源
1.
https://cib.cas.cn/jggk/xrld/
2.
http://cib.cas.cn/zzjg/kybm/sthjxfzx/ghsdtxhcxtd/kytd/
3.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43335
4.
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1a720x80m1650g20y24u0xe02f265582
5.
http://www.cib.ac.cn/xwdt/zhxw/202412/t20241210_7453574.html
6.
https://finance.sina.cn/tech/2025-02-03/detail-ineifaiy6988332.d.html
7.
https://www.ncsti.gov.cn/kjdt/kcrbx2024/202409/t20240922_179709.html?rid=687659
8.
https://finance.sina.cn/2025-01-29/detail-inehqzvk4327873.d.html

蛇类以其独特的生理结构和惊人的吞食能力闻名于世。它们能够吞下比自己头部大得多的食物,这一神奇的能力一直令人生畏。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家堂研究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蛇类这一特殊能力背后的遗传机制。

01

研究背景:蛇类起源之谜

蛇类的起源和演化一直是生物学界关注的热点。蛇类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约1.18亿年,最早可追溯到早白垩纪。它们在6600万年前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后迎来了物种爆发,逐渐演化出6000多个现存物种。蛇类独特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性,如可大幅张开的嘴巴、灵活的头骨、伸展性强的皮肤等,使其能够在自然环境中高效捕食和生存。

02

关键发现:基因解密蛇类特殊能力

成都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团队通过整合谱系基因组学、大规模比较转录组学分析方法及基因编辑技术,揭示了蛇类起源及表型演化的遗传机制。研究发现了一系列关键基因,如HOX7、MMP14等,这些基因可能解释了蛇类头骨特化可进行大幅吞食的重要遗传基础。

蛇类的头骨由多块可活动的骨头组成,上下颌通过韧带连接,而非固定关节。这种结构使它们能够张开嘴巴到惊人的角度,甚至达到130度(人类通常只能张到30-40度)。此外,蛇的下颌前端未完全愈合,两侧可以独立活动并大幅分开,进一步扩大了口腔空间。这些特征都与特定的基因表达密切相关。

除了吞食能力,研究还揭示了蛇类其他特殊表型的遗传机制。例如,蛇类四肢缺失、身体延长、器官不对称发育等特征,都与特定基因的变异和表达有关。这些发现为进一步理解脊椎动物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03

科学价值:揭秘脊椎动物演化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蛇类特殊生理结构的遗传基础,更为理解脊椎动物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蛇类作为脊椎动物演化过程中的一个极端案例,其特殊表型的形成机制对研究生物多样性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04

应用前景:从基础研究到实践应用

蛇类生理结构的遗传机制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可能在生物医学领域带来新的突破。例如,蛇类独特的消化系统和代谢机制可能为人类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此外,蛇类毒素的基因研究也可能为新药开发提供线索。

成都生物研究所的这项研究,为我们揭开了蛇类生理结构之谜的一角。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更全面地理解这些神秘生物,进而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