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春晚国风舞韵大赏:从《只此青绿》到《幽兰》
龙年春晚国风舞韵大赏:从《只此青绿》到《幽兰》
2024年央视春晚以“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精心编排的国风舞蹈节目,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其中,《只此青绿》《幽兰》《锦鲤》等节目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观众热议的焦点。
《只此青绿》:时空交错中的宋代美学
《只此青绿》以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背景,通过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讲述了一位故宫青年研究员“穿越”回北宋,见证王希孟创作传世名画的故事。整个舞蹈以“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为篇章,将画中的青绿山水转化为舞台上的舞蹈语言。
编导韩真和周莉亚巧妙地运用舞蹈肢体和舞台视觉,描绘出山河无垠的壮阔画面。舞台设计借助地面四层转台和空中三层轨道,营造出山水画的高远、深远和平远意境。值得一提的是,该作品深度跨越诗、画、乐、舞等传统艺术门类,篆、绢、笔、墨等非遗工艺,以舞台装置、影像等当代视觉艺术媒介形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与科技赋能下,实现艺术与科技联动下和谐统一的整体式美学表达。
《幽兰》:江南韵味的诗意表达
由浙江音乐学院创作的《幽兰》,以兰花意象展现了江南文化的独特韵味。23位舞者以柔美灵动的舞姿,塑造了幽谷兰花的形象,演绎了兰花自强不息、努力绽放的精神品质。
作品以中国古典舞的兰花手和云肩转腰的身韵动势来模拟兰花形象和随风摆动的样式,并以群舞的编排模拟了兰花开在山石幽谷的环境氛围。为了更契合春晚舞台,创作团队在音乐、服装、舞蹈结构上都进行了创新改良,增强了舞蹈开场部分的兰花形象和开花动势。作曲家亢竹青还专门用大编制的乐队进行了重新编曲录制,这让作品后半部分的抒情舞段更为大气磅礴。
《锦鲤》:科技赋能的创新演绎
《锦鲤》由北京舞蹈学院创作,通过威亚和弹簧绳等现代技术手段,展现了锦鲤在水中自由游弋的优美姿态。领舞华宵一以精湛的舞技,将锦鲤的灵动与优雅展现得淋漓尽致。
该作品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既展现了中国古典舞的韵味,又通过科技手段实现了舞台表现的创新。这种传统与科技的结合,正是2024年春晚的一大亮点。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2024年春晚不仅在舞蹈节目中融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更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VR、AR等先进技术的运用,让传统文化以更加生动、立体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正如专家所言,这种融合不仅是艺术形式的创新,更体现了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它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与现代科技的对话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结语
2024年春晚的国风舞蹈节目,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这些节目不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体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春晚将继续在传承与创新中前行,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国风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