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守护儿童远离烫伤之痛
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守护儿童远离烫伤之痛
2024年9月7日,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在中国儿童中心隆重举行了第三届“预防儿童烧烫伤宣传周”开幕式暨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十周年汇报展。这一活动不仅标志着我国在儿童烧烫伤预防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更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儿童安全与健康的持续关注。
儿童烫伤: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近千万人发生不同程度的烧烫伤,其中儿童占30%-40%。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伤害往往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常的热水、热汤、电熨斗等都可能成为伤害儿童的“隐形杀手”。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的数据显示,在2018年至2022年的五年间,该医院共收治了1500例小儿烧伤患者。其中,81%的病例由热液烫伤引起,58.2%的患者为幼儿,男性儿童的发病率是女性的1.9倍。这些数据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家庭的痛苦。
十年坚守:从宣教到政策的公益之路
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自2014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宣传预防烧烫伤科普知识和推广应急救治培训。基金发起人胡亚捷和孙便友带领团队,与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学校、幼儿园、社区、医院等机构紧密合作,共同推进预防烧烫伤工作。
截至目前,该基金已累计赋能700余家社会组织,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11个市州、728个区县开展了12000场以上宣教活动,培训公益宣导志愿者1万余名,直接惠及千万个儿童和家庭。
科学预防:从家庭到社会的全方位守护
预防儿童烫伤,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以下是一些简单实用的预防措施:
家庭环境安全:确保家中所有高温物品(如热水瓶、电饭锅、火锅等)远离儿童可触及范围;使用微波炉时,注意取出食物时的高温;避免使用桌布,防止儿童拉扯导致热液翻倒。
日常习惯培养:给孩子洗澡时,先放冷水再放热水,确保水温在38-40度之间;使用取暖器时,注意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直接接触。
安全意识教育:教育儿童远离火源和高温物品,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家长在使用酒精、清洁剂等化学品时,要确保儿童不在现场。
正确使用电器:正确使用取暖器、电熨斗等高温电器,使用后及时断电并放置在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
厨房安全:烹饪时,将锅柄转向炉灶内侧,避免儿童拉扯;揭开锅盖时,先向无人方向敞开一条缝,释放热气后再完全打开。
紧急处理:烫伤后的正确应对
一旦发生烫伤,正确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冲: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以降低局部温度,减轻疼痛和损伤。
脱:在冷水冲洗后,小心脱去伤口周围的衣物。如果衣物与皮肤粘连,切勿强行撕扯,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泡:将伤口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注意水温不要过低,避免造成冻伤。
盖: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覆盖伤口,避免感染。
送:对于严重烫伤,尤其是面部、手部等特殊部位的烫伤,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共同行动:为孩子筑起安全屏障
预防儿童烫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区、医疗机构和家庭的共同努力。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通过持续的科普宣教和政策倡导,已将预防儿童烧烫伤纳入《十四五规划》、《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多个重要文件。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成长环境。让我们携手努力,实现“少一个,再少一个烧烫伤者;多一个,再多一个幸福家庭”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