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院专家提醒:安眠药虽能助眠,但需谨慎使用
广东省中医院专家提醒:安眠药虽能助眠,但需谨慎使用
“晚上睡不着,白天醒不了”,这句网络流行语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失眠已成为困扰众多人的常见问题。为了应对这一困扰,许多人选择了安眠药。然而,安眠药真的能随意服用吗?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睡眠障碍科住院医师、医学博士欧阳丽君提醒大家:安眠药虽能助眠,但存在成瘾风险,需谨慎使用。
安眠药的种类与特点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安眠药主要分为三大类:
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唑吡坦、佐匹克隆和右佐匹克隆。这类药物通过增强大脑中的GABA受体活性帮助入睡,依赖性较低,适合短期失眠患者,尤其是因压力或生活习惯不规律导致的失眠。
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劳拉西泮和艾司唑仑。这类药物起效迅速,适合入睡困难及夜间易醒的患者。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药物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和耐药性,长期使用需谨慎。
其他类型:包括褪黑素受体激动剂、抗抑郁药和中药安眠药等。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通过调节生物钟帮助睡眠,副作用较小;抗抑郁药虽然有镇静作用,但可能伴随复杂副作用;中药安眠药如枣仁安神胶囊等,副作用相对较小,但效果因人而异。
安全使用安眠药的注意事项
遵医嘱服用:选择安眠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个人情况(如失眠原因、持续时间)推荐合适的药物。
控制用药时长:遵循“按需、间断、足量”原则,每周用药3-5次为宜,避免长期连续使用。一般建议用药不超过4周,以防止依赖。
注意副作用:安眠药可能引起头晕、嗜睡、记忆力下降等副作用,老年人尤其需警惕跌倒风险。服药期间避免驾驶和操作精密仪器。
特殊人群慎用: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患者不宜使用安眠药。
非药物治疗方案
如果对药物治疗有所顾虑,可尝试以下非药物方法改善睡眠质量:
调整作息:保持规律的上床和起床时间,避免白天长时间补眠。
优化睡眠环境:确保卧室安静、黑暗和适宜温度,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
放松身心:睡前听轻音乐、泡澡或冥想,避免剧烈运动和刺激性活动。
注意饮食:避免睡前摄入咖啡因、酒精和大量食物,可适量饮用温牛奶。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心理干预手段对改善失眠有显著效果。
专家建议
欧阳丽君建议,面对失眠问题,应首先寻找失眠的原因,如压力、焦虑、环境因素等,并针对性地解决。安眠药应作为短期解决方案,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同时,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和生活方式是改善睡眠质量的关键。
总之,安眠药虽能帮助入睡,但存在成瘾风险。在使用安眠药的同时,应积极寻求非药物治疗方法,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如果已经对安眠药产生依赖,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量,寻找替代方案。记住,良好的睡眠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改善睡眠质量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