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内的流感患儿,能吃速福达(玛巴洛沙韦)吗?
1岁内的流感患儿,能吃速福达(玛巴洛沙韦)吗?
近期,门诊流感病例增多,均为甲型流感。对于流感患儿,医生通常会建议服用奥司他韦或玛巴洛沙韦。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两种药物的差异,并重点介绍玛巴洛沙韦在1岁以下儿童中的使用情况。
奥司他韦与玛巴洛沙韦的对比
达菲是原研奥司他韦的商品名,可威是最常见的国产仿制药;玛巴洛沙韦处于专利保护期,只有速福达这一品牌。
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疗效相当,但也有轻微差异。除了抗流感机制不同,两者的关键差异在于药代动力学:奥司他韦需要服用10次(每天2次,连续5天),而速福达只需服用1次;此外,速福达引起呕吐的不良反应较少。
对于儿童这个特殊群体,速福达具有明显优势。奥司他韦作为上市近20年的老药,临床数据极其丰富,可用于所有年龄段的儿童。而速福达作为新药,临床数据有限,适用年龄、人群有诸多限制。各国药监部门基于不同的临床研究,给出了不同的适用年龄建议:
- 中国和美国FDA:批准速福达用于≥5岁的儿童。
- 欧盟:批准速福达用于≥1岁的儿童。
尽管速福达的临床数据有限,但考虑到其疗效和服用便利性,对于一岁以上流感患儿,医生通常会建议家长参照欧盟的推荐使用。
1岁以下儿童能否使用速福达?
一项名为miniSTONE-1的多中心、三期临床试验在2019年1月份启动,研究对象为1岁以下儿童。该研究重点评估1岁内具备流感样症状的儿童服用速福达后的药代动力学、安全性、耐受性以及疗效。
该研究在7个国家、15个试验点招募了49名具备流感样症状的1岁以下婴儿,年龄覆盖了从新生儿到12个月龄。其中48名患儿接受了口服一次玛巴洛沙韦的治疗,随后跟踪至第29天。
研究结果显示:玛巴洛沙韦可显著缩短发热时间和症状(咳嗽和鼻塞)持续时间,接受治疗的1岁内婴儿的临床结局与较大年龄组的特征一致。接受玛巴洛沙韦治疗的1岁内婴儿都没有出现流感并发症;也没有因流感并发症使用抗生素。
该研究结论概括如下:
- <1岁儿童在服用玛巴洛沙韦后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
- 研究表明,玛巴洛沙韦可能成为<1岁儿童的一种潜在治疗选择。
- 玛巴洛沙韦的临床和病毒学效果与1至<12岁儿童的特征基本一致。
新的安全信号指在药物临床研究或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与药物使用相关的潜在安全风险,例如新的副作用、不良反应或其他不良事件。“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表示在针对小于1岁儿童的研究中,没有观察到此前未报告或未知的安全问题,说明药物在该年龄组中的安全性符合预期。研究中,仅有2例婴儿出现轻微腹泻。
最佳剂量
研究中,<1岁患儿口服玛巴洛沙韦的剂量有两种:
- <3个月:1 mg/kg
- ≥3个月:2 mg/kg
结论如下:
- 使用miniSTONE-1剂量方案时,预计(anticipated)<1岁儿童中巴洛沙韦的暴露量将落在成人的目标暴露范围内。
- 然而(however),在较小年龄组(<3 个月,1 mg/kg),暴露量趋于接近成人范围的下限,这表明其他剂量(如 2 mg/kg)可能实现更好的暴露匹配。
- 2 mg/kg的剂量实现了儿童与成人的暴露匹配。
什么是暴露?暴露(Exposure)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义。就医学而言,流行病学中的暴露和药代动力学中的暴露就完全不同。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药物暴露是指:机体在一定时间内接触药物的总量。药物暴露体现了机体接触药物的程度,其通过血浆或体内某个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及其变化来量化(如,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药物暴露反映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整体效应,对药物的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有重要影响。
miniSTONE-1显示了2 mg/kg可能是1岁内流感患儿比较合适的推荐用量。
展望
目前,还有其他注册的临床研究在继续评估低龄儿童使用玛巴洛沙韦的适用剂量、安全性、耐受性和疗效。虽然迄今还没有一个指南级别的文件推荐1岁以下的流感患儿服用速福达,但严谨的临床研究结论会影响各国流感管理指南的制定者,速福达最终可能会被批准用于1岁以下的流感患儿。
疫苗接种
诊所诊断患儿是流感后,医生通常会询问家长:孩子有无接种今年下半年的流感疫苗?其中有的接种过,有的没接种。总的来说,多数流感患儿没有接种流感疫苗。对于保护效率一直不高的流感疫苗,医生的态度是应种者尽量种。医生在看其他儿疾患儿和儿童保健时,也会提醒接种。不过,医生的感觉宣教效果有限:愿意接种的家长,早就接种了;不愿接种的,即使医生努力劝说,但家长还是心存疑虑或侥幸。
社康提供的不同种类的流感疫苗没有特别推荐(如果你非要去较真,可以接种3价疫苗);医生本人以及全家接种的是近年来一直接种的四价疫苗,不刻意挑选。
其实,医生暴露于流感患者的几率要超过大多数人,但医生会采取严格的防护:接种疫苗+面诊患者时戴N95口罩。